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岢岚县置,属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。大业四年(608)改为静乐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岢岚县置,治今山西省静乐县。属岚州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改为静乐县。
亦作红梅。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。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置于梅关下,后迁于此。
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之阳。雄奇秀丽,为全山之冠。崖立如削,故借蜀道之名名之。石壁上镌有 “剑门” 二字。即“剑门关”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曲水县曲水雪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,由农歌驿“百一十里渡姜济河,经吐蕃垦田,二百六十里至卒歌驿”。
疑在今辽宁建昌县或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东晋咸和九年(334),慕容皝遣“材官刘佩攻乙连,不克”。又,咸康三年(337),“筑好城于乙连东,使将军兰勃戍之,以逼乙连”,皆此。在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远府镇远县: “又西有偏桥,偏桥卫在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122偏桥长官司: 偏桥 “在司东十里。左倚高崖,右临溪水,断石架木,以通往来”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宜君县
在今云南华坪县东北五十二里。原为土官章氏衙署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)改流,置华荣庄经历署,属永北直隶厅。村名。在云南省华坪县北部偏东。属船房傈僳族傣族乡。人口490。元、明、清为北胜府土官章氏衙署驻
又称勐邦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,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设土把总。傣语 “勐” 为坝子,“旺” 或“邦” 为飞貉 (鼯鼠),意即鼯鼠坝。
即潩水中下游。在今河南许昌、临颍、西华等市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一》:艾城河“即潩水, 自州东秋湖分流, 以临颍县东北, 又东南入陈州府西华县界。曹魏屯田时,邓艾所引河也”。
在今吉林珲春市北、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。《明孝宗实录》 卷197: 弘治十六年 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