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州
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临振郡置,治所在宁远县 (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)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延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振州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南部地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改名崖州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以临振郡改置,治宁远县(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三亚市和保亭、乐东二县部分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延德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振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改名崖州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临振郡置,治所在宁远县 (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)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延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振州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南部地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改名崖州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以临振郡改置,治宁远县(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三亚市和保亭、乐东二县部分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延德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振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改名崖州。
三国吴分余汉县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。西晋省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上饶县:“所谓上饶者,以其傍下饶州之故也。”南朝宋复置,仍属鄱阳郡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 为信州治。
五代宋初置,治所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即可失哈里。今新疆喀什市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“回语谓各色为喀什,砖屋为噶尔,地富庶,多砖屋也。” 清咸丰十年 (1860) 依《中俄续增条约》 辟为商埠。见“喀什市”。
南宋孝宗赵眘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又名施州江、唐崖河、唐昌河。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阿蓬江,为乌江支流。《寰宇记》卷120黔江县:“阿蓬水一名太平水。东北自施州清江县界来,西南流经县北一里,又南入洪杜县界。”此水源出湖北利川
北魏初置,属顿丘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东南二十二里临黄集。太平真君三年 (442) 并入卫国县。太和十九年 (495) 复置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魏州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属澶州。北宋
即逎县。在今河北涞水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涿郡逎县 《注》 引师古曰: “逎古遒字。” 《晋书·地理志》: 幽州范阳国作遒县。即“逎县”。
清置,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南三十六里坌处镇。1932年置保安镇,1940年废。1984年复设坌处镇。
北魏末年废代名郡置,属化政郡。寄治夏州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。北周废。
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平凯镇。明置马蹄溪土千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