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兴郡

新兴郡

①东汉建安二十年 (215) 置,治所在九原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、五台、盂县、定襄县及原平县东部与代县东南部地区。西晋元康中改晋昌郡,后复改新兴郡。北魏永安中改永安郡,移治定襄县 (今山西定襄县)。隋开皇初复置新兴郡,移治秀容县 (今忻州市),寻废。义宁初复置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忻州。

②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分交趾郡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麋泠县 (今越南永富省安朗西夏雷村)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改为新昌郡。

③东晋元帝侨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广牧县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)。隋开皇七年 (587) 废。

④南朝宋末改晋昌郡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吉阳县(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)。北周废。

⑤南朝梁大同中置,属楚州。治所在汉初县 (在今四川南充县南青居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武胜县西北、南充市南部地。西魏改为清居郡。

⑥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新州置,治所在新兴县(今广东新兴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新州。


(1)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置,治九原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,滹沱河、云中山以东,南至忻州市、盂县等地。西晋后辖境渐小。元康中改为晋昌郡,寻复旧。北魏永安中改为永安郡,治定襄县(今属山西)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初、义宁中又曾置新兴郡,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置为忻州。(2)三国吴建衡三年(271年)置,治��泠县(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西下雷乡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红河与明江交汇处地区。属交州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改新昌郡。(3)东晋侨置,治广牧县(今湖北江陵县东)。属荆州。南朝陈废。(4)南朝宋改晋昌郡置,治吉阳县(今湖北竹溪县西南)。属梁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竹溪县和陕西省平利县东部地。梁废。(5)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汉初县(今四川南充市东南青居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江以西、嘉陵江以东地区。属巴州。西魏时改清居郡。(6)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新州改置,治新兴县(今属广东)。属岭南道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一带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名新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乐郡

    北魏置,为灵州治。治所在回乐县 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吴忠市及中宁县灵武县地。《北齐书·刘丰传》: “刘丰,字丰生,普乐人也。……破六韩拔陵之乱,丰以守城之功,除普乐太守。” 隋开皇三年

  • 新丰 (豐) 墟

    即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九十里新丰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北流图: 东南有新丰墟。

  • 石门山摩崖石刻

   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三十里。为儒、释、道兼容的摩崖造像。共二洞九龛窟,造像千余躯。始凿于北宋绍圣年间。最著者有五显大帝、炳灵太子、三皇像等。尤以6号观音窟最为奇伟,窟正壁镌无量寿佛,夹侍观音、如意轮菩萨

  • 挂甲口

    在今山东庆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庆云县 “板达营” 条下: 挂甲口,“相传韩信下齐,道出于此”。

  • 竹东

    即今台湾新竹县东南竹东镇。台湾铁路新竹线由新竹通此。

  • 广明县

    唐末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北。五代晋属溥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唐末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北。属桂州。北宋初废。

  • 北河堡

    北宋元丰三年(1080)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县境。金废。

  • 白泥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。元至正末改为白泥州。

  • 永安市

    即今湖南浏阳市西七十里永安镇。清时梅子园巡司驻此。在福建省中部偏西、沙溪中游。三明市代管。面积 2941 平方千米。人口31.8万。辖6街道办事处和7镇、5乡(含1民族乡)。市人民政府驻燕江。明正统十

  • 员背屿

   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员贝屿,在白沙岛东约四里。西南隅有员贝村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载:员背屿,郑氏时“居民甚众,今止零落一二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