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田镇

新田镇

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一百里新田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南部。面积94.2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田,人口1410。村东蜡烛山顶部平坦如新垦田块,故名。1949年设乡。1958年属上游公社,1961年析置新田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建材、养殖等业。为著名药材宣木瓜产地。有公路接宣溪公路。有清代学者梅文鼎故居。(2)在江西省信丰县东北部。面积24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田圩,人口1660。明嘉靖年间为驿站,名新田铺,后有圩场,称新田圩。1956年属新田、金鸡乡。1958年设新田公社,1984年改乡,1988年改设镇。主产稻、大豆、甘薯,特产香菇。有钨矿及农机、化工、茶叶等厂。寻信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陆河县西南部。面积1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田圩,人口2200。为明隆庆年间新开垦的大片肥沃田地,故名。1957年设新田乡,1958年属河口公社。1962年析置新田公社,1984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。农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花生、芝麻、木薯、豆类等,并产菠萝、沙梨、柑橘等水果。为县林业基地,产杉、马尾松。有锡矿,并有锡矿开采、修配和木器加工厂。纪念地有新田圩文祠苏维埃政府和农会旧址。(4)在广东省龙川县东部偏北。面积71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田圩,人口520。传500多年前村民在此建村,开垦新田得名。1958年属赤光公社。1962年析置新田公社,1984年设区,1986年建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稻、甘薯、花生等。有林场和水电站。有农机修理等厂。有公路接龙江公路。(5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中部偏南。面积116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塘圩,人口850。清光绪年间始建。以新塘、马田两村各取一字得名。1952年设新塘乡,1958年改公社,1962年改区,1969年复公社。1982年改新田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烟叶、荔枝、龙眼、柑橙、茶叶、油茶等。有农械、芒编、爆竹等厂。公路通凤山、那卜等地。(6)在重庆市万州区中部。面积61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田,人口6170。三峡库区淹没2平方千米,移民8000人。1929年建新田镇,以新开田得名。1940年改为新田乡。1953年新田乡、镇分置。1984年由新田乡、镇合并复置新田镇。1992年小岭、大桥、油沙、盐井等乡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。有水泥、建材、陶瓷、印刷等厂。公路连通长江航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凤县

    1949年6月解放后改龙驹寨设治局置,治龙驹寨(今陕西丹凤县)。因位于丹江之滨、凤凰山下而得名。在陕西省东南部,东北与河南省接壤。属商洛市。面积2438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。辖11镇、10乡。县人

  • 塔尔巴哈台 (臺) 城

    旧名楚呼楚、绥靖城。一名塔城。又称挞拉巴哈台。即今新疆塔城市。因清新疆政区塔尔巴哈台驻此而名。清乾隆三十年 (1765) 在此驻参赞大臣,称楚呼楚。三十二年 (1767) 筑城,称绥靖城。同治九年 (

  • 紫岩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 紫岩山 “山上有岩色紫,形如覆釜,穹窿深广,可容百人”。②又名绵竹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有紫岩山,绵水所出。

  • 北黑铁路

    自黑龙江北安经孙吴至黑河(瑷珲)。全长303公里。日伪于1933—1935年修筑。1945年被拆除,后恢复北安至龙镇段。从黑龙江省北安到黑河。长303千米。原线于1933—1935年日本侵华期间修筑。

  • 渊泉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三道沟附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颜师古注: “阚骃云,地多泉水,故以为名。” 元康五年 (295) 属晋昌郡。北周省入凉兴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讹作拼泉,《晋书

  • 瑞山

   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44处州府: 瑞山 “在遂昌县治南。昔有异人,乘白虎至山创庵,炼丹有紫云之瑞,丹成上升。其丹灶虽圮,时有瑞气盘结于上”。

  • 旧州汛

   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。清有隆林营外委驻守。

  • 平坝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贵州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改为安平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平坝县。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改为安平县

  • 石头港

    今江苏江阴市东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南宋淳熙九年(1182),知常州章冲奏:“江阴之东曰赵港、白沙港、石头港……, 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,无穷之利者也;今所在堙塞,不能灌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

  • 利慈池

    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越嶲郡灵关道注引《华阳国志》曰:“有铜山,又有利慈。”《水经·沫水注》:灵道县,“县有铜山,又有利慈渚。晋泰始九年,黄龙二见于利慈池,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,以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