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郑县

新郑县

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。西汉属河南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新郑县: “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,曰新郑,以别于京兆之郑也。” 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管州,移治今新郑市南双洎河南岸。大业初属荥阳郡。唐属郑州。金属钧州。明还治今新郑市。隆庆五年 (1571) 改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94年改为新郑市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新郑市。属颍川郡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属荥阳郡。唐、五代、北宋属郑州,金、元属钧州,明、清属开封府。1994年撤销,改设新郑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邶殿

    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昌邑市城西北郊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),庆氏败亡,齐侯“与晏子邶殿,其鄙六十,弗受”。即此。春秋齐别都。在今山东省昌邑市西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年):“与晏子

  • 堋口镇

    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堋口县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。

  • 金城驿

   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皇祐四年 (1052),侬智高军 “又败陈曙于金城驿”。即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东北。北宋皇祐四年(1052年),广南西路将陈晓击侬智高于邕州,败于此。

  • 城口镇

    亦名无为镇。即今安徽无为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无为州: “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。”在广东省仁化县北部、城口河上游,北邻湖南省。面积322平方千米。人口 9880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口街,人口 1210。秦

  • 遂昌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昌县置,属东阳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。隋初废,后复置。唐武德八年 (625) 又废,景云二年 (711) 复置,属括州(后改处州)。元属处州路。明、清属处州府。民国初属浙

  • 通济闸

   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淮安府二》: 通济闸 “即浊水入淮处。明永乐中陈瑄筑,名新庄闸。嘉靖中废,改置通济闸于三里沟。隆庆六年,河臣潘季驯迁于甘罗城南,后因之”。

  • 市南村

   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。《寰宇记》卷109新淦县:隋开皇十年(590),“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远,请移市南村置,即今县理”。

  • 安社村

    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。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。

  • 东新蔡县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北。北周为淮南郡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南顿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“顿迫于陈,其后南徙,故号南顿。” 西晋惠帝时为南顿郡治。北齐改为和城县。隋大业初复为南顿县,属淮阳郡。唐武德六年 (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