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旁山
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七十里,当勒乌围至丹坝土司要道。《清史稿·敖成传》:乾隆年间征金川,“明亮移军宜喜,攻达尔围山梁,使成偕副都统舒景安率师攻日旁,夺贼卡二,破碉寨四百余,歼贼甚众”。
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七十里,当勒乌围至丹坝土司要道。《清史稿·敖成传》:乾隆年间征金川,“明亮移军宜喜,攻达尔围山梁,使成偕副都统舒景安率师攻日旁,夺贼卡二,破碉寨四百余,歼贼甚众”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改新添千户所置,属贵州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以新添千户所改置,驻地在今贵州省贵定县。属贵州都司。辖境相当
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归流河,为洮儿河支流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 败叛王火鲁哈孙于兀鲁灰河 (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),“还至哈刺温山,夜渡贵烈河,败叛王哈丹”。即此。
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二十五里五花营。西汉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城阳共王子壮为辟土侯,即此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 葛陂水 “发三柱山,西南流径辟土城南,世谓之辟阳城”。
①在今江苏吴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 寒山 “本支硎山之支峰,明处士赵宦光隐此,筑小宛堂,后为僧舍。庭前老梅相传宦光手植,芙蓉泉出其旁”。②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十八里。《晋书· 刘遐传》: 东晋建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董璋克汉州,孟知祥将兵赴援,“至弥牟镇,赵廷隐陈于镇北,甲申迟明,廷隐陈于鸡踪桥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鸡踪桥“在县北三
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县:水寺口“嘉靖三年,大同抚臣张文锦以镇城孤弱,筑水寺口五堡,遣卒戍之”。即此。
简称四川行省。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)分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成都路(今四川成都市)。取名于宋代益、梓、利、夔四路,时称四川路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、大凉山以东至巫山,陕西略阳、勉县以南,湖北建
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平鼻岭“在县北九十里。《志》云,浙源之大湾,与休宁接界。《闻见录》,平鼻岭、回岭、张公山及花桥, 皆休、婺往来通道也”。
战国楚都的通名。即楚都郢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) 与别都鄢 (今湖北宜城市东南) 的连称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顷襄王十八年 (前281),楚人曰,“ (秦) 左臂据赵之西南,右臂傅
①战国赵邑,在今山西大同县东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献侯十三年(前411),“城平邑”,即此。西汉置平邑县。②战国赵邑。后属齐。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晋烈公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