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车关
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 昂车关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唐置。一作卬车关,亦作芒车关。声相近也”。
又作芒车关、邛车关。唐置,在今山西省武乡县上关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遣氏叔琮等将兵五万攻李克用,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关,即此。
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 昂车关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唐置。一作卬车关,亦作芒车关。声相近也”。
又作芒车关、邛车关。唐置,在今山西省武乡县上关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遣氏叔琮等将兵五万攻李克用,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关,即此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象城县置,属赵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昭庆县: “以有建初、启运二陵故也。” 北宋开宝二年 (969) 改为隆平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
在今江西庐山牧马场西约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 铁船峰 “峰顶有石船,色黑,故曰铁船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5南康军: “许旌阳传云,旌阳与吴猛乘铁船自金陵还豫章,二龙挟船而行,戒舟人曰,瞑
即盐川城。在今四川理县北下孟乡境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广德二年 (764),“严武拔盐州”。即此。
1912年改连州置,后属广东岭南道。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4年改设连州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改连州置,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。1959年与阳山县和连山僮(壮)族瑶族、连南瑶族
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三十里桃溪镇。清光绪 《舒城县志》 卷5: 桃溪渡在 “县北三十里,当官道。康熙中,邑人孔、盛二氏捐设义渡,架浮桥其上”。
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》 载: 法海寺 “在宛平县西四十里。旧名龙泉寺,明正统四年改建”。据寺内保存的 “法海禅寺碑” 记载,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(1439)动工兴建,正
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乡:沈家营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西二百六十里。驻把总”。
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西南番总管府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、古蔺、筠连等县及兴文县部分地。至正中改为永宁宣抚司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改西南番总管府置
又名禾山。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永新县: 秋山 “一名禾山”。
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十八里肖家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