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弥川
即今云南大理市北之洱海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: “西洱河,一名昆弥川。汉武象其形,凿池以习水战,非滇池也。古有昆弥国,亦以此名。”
即今云南大理市北之洱海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: “西洱河,一名昆弥川。汉武象其形,凿池以习水战,非滇池也。古有昆弥国,亦以此名。”
即今山西汾西县东南僧念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 “神符堡” 条下: 僧念堡 “在县南”。
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任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商任”。顾栋高 《大事表》 谓今安阳县 (今安阳市) 有卫商任地。古邑名。又作任
清雍正七年(1729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1913年改为榕江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榕江县。辖境相当今榕江县地。属黎平府。1913年改置榕江县。
北魏孝文帝置,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古贤村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为文城县。古县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作斤城,《魏书·地形志》作五城县,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作仵城县,斤、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。西汉废入荡阴县。三国魏复置,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安阳市。大业初为魏郡治。唐为相州治。金明昌三年(1192)为彰
即拂云堆神祠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子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4: “先是 (唐) 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,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,突厥将入寇,必先诣祠祭酹求福,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。”景云二年 (711)
即制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。《左传》:隐公五年(前718),“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”,即此。即“制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析符离县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分符离县置,治今安徽省宿县境,属徐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即居庸关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8幽州昌平县:“古居庸关在县西北,齐改为纳款关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平县:“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,即居庸故关。”
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缙云县“万景山寨”条:云岩寨“山势耸峙,岩石磊块,其状如甑,四围环逼,有小径攀援而上,可容万人,为天造之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