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
古族名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 “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,名为巂、昆明。皆编发,随畜迁徙,毋常处,毋君长,地方可数千里。” 战国至秦、汉,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,处从蜀通身毒道上,但发展比较缓慢。汉武帝曾遣使通身毒国,多次被阻于昆明。三国时,昆明族分布在今云南东北与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。隋、唐时分布在今贵州西部一带。
古地区名。秦汉时指今云南省西部洱海一带。三国时指今云南省东北与贵州省西北部一带。隋唐又指今贵州省西部一带。
古族名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 “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,名为巂、昆明。皆编发,随畜迁徙,毋常处,毋君长,地方可数千里。” 战国至秦、汉,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,处从蜀通身毒道上,但发展比较缓慢。汉武帝曾遣使通身毒国,多次被阻于昆明。三国时,昆明族分布在今云南东北与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。隋、唐时分布在今贵州西部一带。
古地区名。秦汉时指今云南省西部洱海一带。三国时指今云南省东北与贵州省西北部一带。隋唐又指今贵州省西部一带。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土溪乡西北赵家坪(碑亭村)。据《后汉书·冯绲传》 载:焕在安帝时为幽州刺史,建光元年(121)被陷下狱,其后事虽辨明, 已病死狱中。安帝“赐钱十万, 以子为郎中”。此阙当建于建光元年或
明成化以后置,属高罗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清废。
即今福建建瓯市(芝城镇)。南朝宋元嘉元年(424)徙建安县治于此,至今沿袭不改。城内有芝山,城南又有紫芝山,故以为名。区片名。在福建省建瓯市中部偏西、建溪及其支流松溪交会处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29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二十里张家楼村。1945年1月, 日伪军三千余人进犯该村,三次进攻均被我群众用土枪、土炮打退,歼敌二百五十余人。同年3月, 日伪军再次来犯,全体群众、民兵与敌激战两昼夜,村寨被炮火攻
在今江苏徐州市旧城东门。北宋郡守苏轼建。弟苏辙作赋。《清 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黄楼“垩以黄土,故名”。集镇名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。属川沙镇。人口1100。原黄楼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清初名华家楼,乾隆时
1939年伪满置,省会在北安县(今黑龙江北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北安、克东、克山、德都、嫩江、依安、拜泉、海伦、望奎、庆安、绥化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一名阿格山。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2:阿格山“阿格塔克水出焉。……在于阗县境东南。缠回谓后为阿格,谓山为塔克,犹华言后山也。其地产金。积雪不消,瘴疠尤甚,采金者惟夏月可入”。
亦名二道江。即今吉林通化市东二道江区铁厂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通化县图:东有二道江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通化县: “县属二道江,此地亦名铁厂子。在县市东四十里。”集镇名。
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二十六里丰惠镇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 绍兴府一》: 金垒山 “在上虞县 (治今丰惠镇) 西南二里。相传汉魏伯阳著 《参同契》 于此。旁有丹井,晋太康中浚井得金垒,故名”。
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北。元鼎元年(前116)封菑川靖王子国为广饶侯。后为县。东汉废。东汉末复置,属齐国。移治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二十里。南朝宋复还故治。北魏仍属齐郡。北齐省。②北齐置,属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