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昌图县

昌图县

1913年降昌图府置,属奉天洮昌道。治所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。民国 《昌图县志》 卷4: “昌图者,俗名榆树城,蒙古之长突额尔克也。”“长突额尔克” 又作 “昌图额尔克” 蒙古语意为绿色草原。县乃取首二字为名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62年徙治昌图镇。


在辽宁省北部,与内蒙古自治区、吉林省相邻。属铁岭市。面积 4312.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2.2万。辖23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昌图镇。辽置清安县,治今昌图镇,属肃州,元废;另于今县北置柳河县,治今八面城镇东南古城,属韩州,元废。清嘉庆十一年(1806年)置昌图厅(治所今昌图老城镇),属奉天府。昌图,系蒙古语“常突额勒克”前两个音节的谐音。光绪三年(1877年)升厅为府。1913年改府为县。1914年属奉天省洮昌道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属辽北省,治昌图城。1946年析置昌北县,治八面城。1949年属辽西省。1954年两县合并治老城镇,属辽宁省。1958年属沈阳市,1964年属沈阳专区,1968年属铁岭专区,1970年属铁岭地区。1984年属铁岭市。境内大部分为平原。河流有东辽河、辽河、昭苏太河等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大豆等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铅、锌、煤、石灰石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有化工、建材、服装、机械、轻工、食品等工业。有京哈、平齐铁路,沈四高速公路和102、303国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都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五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境。东汉废。②西汉置,为武都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。东汉改为武都道。东汉末氐族杨驹徙居于此。三国时复为武都县。西晋后废。③南朝宋侨置,为武都

  • 历陵县

    西汉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德安县东。晋改属鄱阳郡,南朝宋元嘉初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西省德安县东。属豫章郡。晋改属鄱阳郡。南朝宋元嘉初废入柴桑县。

  • 永利场

    在今山东沾化县(富国)西,产海盐。清初设场,置盐大使。康熙十六年(1677)以丰民场并入永利。当在今永丰镇附近。清置,在今山东省无棣县东北。为沾化县所置盐场,设有盐大使管理。

  • 倘俸县

    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置,属仁德府。治所在易浪湳龙 (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)。次年改归厚县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。属仁德府。

  • 台中线

    即台湾铁路台中线。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。长91.4公里。1919年动工修建, 1922年建成。

  • 五家子镇

    ①清置,属双阳县。在今吉林双阳县东南五家子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双阳县官商路:“南皇营,东南五家子镇,并达磐石。”②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南五家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三》 双阳县:“东南五家子镇,并通磐石

  • 湄洲屿

    一名鯑山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湄洲岛。宋时约六、七里,有田数十顷,可耕而食,鱼米饶足。明洪武初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,虚其岛。嘉靖末,总兵戚继光奏复。清季有游击守备、千把总驻此。岛西南天后宫为我国祭奠马祖之

  • 雍水寨

    亦作瓮水寨。南宋绍兴中置,属黄平府。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北。元置雍水长官司。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改置雍水安抚司。南宋绍兴年间置,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北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置雍水安抚司。

  • 双羊店

    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四十里双羊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 《舆图志》:高密县西有双羊店。

  • 宿州

    唐元和四年 (809) 置,治所在虹县 (今安徽泗县)。后移治符离县 (今宿州市北符离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9宿州: “取古宿国为名。” 大和三年 (829)废。七年 (833) 复置,移治于符离县之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