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明县
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开松外蛮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后废。
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明县:“有盐、铁。”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。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。
古县名。(1)唐先天元年(712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。属绵州。宋改为彰明县。(2)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。为牢州治。天宝后为南诏占据。
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开松外蛮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后废。
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明县:“有盐、铁。”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。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。
古县名。(1)唐先天元年(712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。属绵州。宋改为彰明县。(2)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。为牢州治。天宝后为南诏占据。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:“牛心山在城西七十里,与上常谷口近。”与长峪、镇边相邻。②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牛心山“在归化城西北一百十里。蒙古名巴颜朱尔克。《九
又作阿里齐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支流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阿里齐河“源出自海岸大山,西北流二百里许,“径穆和勒噶珊北,西入混同江”。
隋开皇三年(583)改伍城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中江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3玄武县:“因玄武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蜀郡。唐属梓州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改为中江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伍城县置,治今四
元至大三年(1310)改永顺路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至正七年(1347)升为宣抚司。元至大三年(1310年)改永顺路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属四川行省。至正七年(134
一名三堡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:托郭栖“东距哈密城一百二十里。境有村庄凡五,泉十三处”。
西汉武帝时建,在今陕西户县西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涝水 “北径汉宜春观,又北径鄠县故城西。……合美陂水。水出宜春观北,东北流注涝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西安府一》: 宜春观 “在鄠县西南。…… 《县志
又名益离城、亦剌八里、亦力把里。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《元史·曷思麦里传》:“曷思麦里奏,往者尝招安到士卒留亦八里城。”即此。后属察合台汗国。
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十二里金余乡。清光绪 《通州直隶州志》 卷1: 东 “五十里曰金余镇”。
即今云南元谋县治。清光绪四年(1878)元谋县迁治于此。(1)区片名。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部。西山区人民政府和马街街道办事处驻地。人口7.7万。马街,即午日(属马)赶集而名。地处滇池西北岸坝子。有电
亦作蒲渡河场。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蒲河镇。清同治 《綦江县志》 卷1: 蒲渡河在 “南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