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溪
①应即今福建明溪县东之渔塘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明溪 “在县东。亦曰明江。其上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伍通凹,流至城西南黄溪头而始大,环抱治南,绕如腰带,曰腰带水。一名黄溪水。又东北流,崖侧有大小二阜,相对如明字,因曰明溪”。东南流入沙溪。
②在今江西弋阳县西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3广信府: 明溪 “在弋阳县西二十里。本名弱水,唐刺史孙成改今名”。
③即古之溪。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 明溪 “在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东南流径辰州府沅陵县界,入酉水”。
①应即今福建明溪县东之渔塘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明溪 “在县东。亦曰明江。其上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伍通凹,流至城西南黄溪头而始大,环抱治南,绕如腰带,曰腰带水。一名黄溪水。又东北流,崖侧有大小二阜,相对如明字,因曰明溪”。东南流入沙溪。
②在今江西弋阳县西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3广信府: 明溪 “在弋阳县西二十里。本名弱水,唐刺史孙成改今名”。
③即古之溪。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 明溪 “在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东南流径辰州府沅陵县界,入酉水”。
宋代的部名,属叙州羁縻。在今云南彝良县东南七十里奎香。元置益良州。在今云南省彝良县境。北宋属梓州路。南宋属潼川府路。元废。
①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,俗名迎冬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在池水之阳。”因名。汉建池阳宫于此。西晋属扶风国。北魏为咸阳郡治。北周建德中废。②
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莒县境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杞殖、华还载甲,夜入且于之隧,宿于莒郊。明日,先遇莒子于蒲侯氏”。杜注: “薄侯氏,近莒之邑。”古邑名。春秋莒邑。在今山东省莒县境。
即扶莱县。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禺州:“扶桑,武德四年置。”桑为莱之误。
①东晋置,属东官郡。治所即今广东海丰县。以海产丰盛而名。隋改属龙川郡。唐属循州。五代南汉属祯州。宋属惠州。元属惠州路。明属惠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②明永乐初改东无棣县置,属武
1914年改永安县置,属广东潮循道。治所即今广东紫金县。以县城东北有紫金山而名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在广东省东部、东江中游东岸。属河源市。面积3940平方千米。人口80.1万。辖23镇。县人民政府驻
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聂都山下聂都乡。明时有巡司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聂都隘 “在县西南聂都山下。为县境之襟要。嘉靖三十一年,岑溪贼李文彪由火径过游仙隘,掠县境之关田。隆庆四年,流贼黄朝
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片角乡。《清一统志·永北厅》“黄草坡哨”条下:又有“片角、期纳等铺,旧有兵戍守”。
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南。北魏时为宕昌国都城。北周天和元年 (566) 灭宕昌后置宕州。在今甘肃省宕昌县西。因宕昌羌所居得名。十六国时其酋长梁勤自称为王,定都于此,领有仇池(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)以西,席水
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四十四里葫芦镇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葫芦寨 “乱山合沓,小坪平衍,为由保至乾州必由之路”。清乾隆征苗时设立台站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