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杜陵县

杜陵县

①西汉元康元年(前65)改杜县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。因在杜县之东,并修有宣帝陵,故名。三国魏改为杜县。

②南朝梁置,为杜陵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杜原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为杜陵县, 属恩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废入阳江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元康元年(前65年)改杜县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。因宣帝筑陵(杜陵)于东原上,故名。属京兆尹。三国魏复改名杜县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阳江市西。为杜陵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杜原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名杜陵县,属高州,后属思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原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。永安元年(528)移治清水峪(今三原县西北),为建忠郡治。北周属冯翊郡。隋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废。六年复置,属北泉州。治

  • 谢庄

    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,滏阳新河北谢家庄。清为谢家庄堡。

  • 大同城

    ①隋为防御突厥所筑。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。《隋书·长孙晟传》:开皇十九年(599),“染干因晟奏雍闾作反具欲打大同城,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”。唐曰永济栅,亦曰永清栅。《元和志》卷4:“乾元后

  • 中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中阳县。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县,西晋永嘉后废。1914年改宁乡县为中阳县,属山西冀宁道。治所即今中阳县城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、吕梁山西麓。属吕梁市。面积

  • 曲硐镇

    亦作曲洞。即今云南永平县南十里曲硐回族乡。清同(治)光(绪)间及民国初,永平县曾两度迁治于此。在云南省永平县中部。面积2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硐,人口 5500。相传村后小狮山

  • 俄准添馆

    亦作俄准岭、俄准添城。唐置,在今四川德昌县南永胜乡境。唐贞元十四年 (798),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《新唐书· 南诏传》: 贞元十五年(799),西川节度使韦皋与南诏异牟寻协议防御吐蕃,韦皋 “命亢荣

  • 星云 (雲) 湖

    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。元代以来称星云湖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6澂江府: 星云湖 “在江川县治南。周八十余里。东流五里入抚仙湖,两湖相通,鱼不往来”。

  • 杂仁宗

    又作匝布朗宗、泽布隆城、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作“杂仁”。

  • 桃仔园

   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。清设桃仔园,有把总驻守。据 《台湾通志》 称: “桃园原名桃仔园,因乾隆初年,境内开发初期,移民遍植桃花,缤纷馥郁,遂以桃仔园为名。” 1950年置桃园县。又作虎茅庄、桃子园。即今台

  • 夷都长官司

    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马湖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中都镇。至正六年(1346)废入沐川长官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