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林庄古猿化石遗址
在今江苏泗洪县西南六十二里天岗湖乡松林庄。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在此发现古猿化石遗址。根据化石特征和地理位置,考古工作者命名为 “宽齿江淮猿”,生活时代距今1200万年,可与非洲肯尼亚、乌干达发现的 “原康修尔” 古猿化石相比。这一发现对研究人和猿的起源以及古地理演变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西南六十二里天岗湖乡松林庄。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在此发现古猿化石遗址。根据化石特征和地理位置,考古工作者命名为 “宽齿江淮猿”,生活时代距今1200万年,可与非洲肯尼亚、乌干达发现的 “原康修尔” 古猿化石相比。这一发现对研究人和猿的起源以及古地理演变具有重要意义。
亦作丰子岭。在今广西灵山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8灵山县: “隋开皇十八年,于州北四十八里置南宾县,贞观十年移于峰子岭南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19钦州: 峰子岭 “在灵山县,即县之主山也”。
一名白云径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8:白云渡“在溧阳县东十里。清沏可玩,东流入荆溪”。
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延熹初,“迁使匈奴中郎将。时休屠各及朔方、乌桓并同反叛,烧度辽将军门,引屯赤坑,烟火相望”。李贤注:“时度辽将军屯五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赤坑,
在今陕西延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安府:牡丹山“在府城南四十里。多产牡丹,名曰花原头”。
在今山东昌邑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昌邑县“都昌城”条下:“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,北五里有小营城,俗为大营、小营二村,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。”
指今浙江省北部东苕溪自德清县至湖州市的一段河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作余不溪水。《寰宇记》卷94乌程县:霅溪“自天目山曰余不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浙江总序“苕溪”条:东苕溪“东北入湖州府德清县境,经县城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梁山军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在梁山县 (今四川梁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梁平县地。明洪武七年 (1374) 废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梁山军置,治梁山县(今重庆梁平县)。
即今湖南资兴县北蓼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 廖江市 “在兴宁县西北”。
隋仁寿四年(604)改甘棠县置,属谷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宜阳县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义宁元年(617)移治九曲城(今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)。唐贞观七年(633)还治今宜阳县,属洛州。开元元年(713)属河南府
即今广西凌云县治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泗城州移治于此。清乾隆三年(1738)置凌云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