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村
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九十里,南接黄山市界。清乾隆五十四年 (1789),泾县县丞移驻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泾县西南部、许溪北岸。属厚岸乡。人口 1400。附近产茶叶、蚕茧、板栗、笋干、桂花,素有“桂花村”、“板栗乡”之称。有公路接泾厚公路。明清民居古建筑群保存较完整。古迹有如松塔、麟趾桥等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九十里,南接黄山市界。清乾隆五十四年 (1789),泾县县丞移驻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泾县西南部、许溪北岸。属厚岸乡。人口 1400。附近产茶叶、蚕茧、板栗、笋干、桂花,素有“桂花村”、“板栗乡”之称。有公路接泾厚公路。明清民居古建筑群保存较完整。古迹有如松塔、麟趾桥等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慈利县: 温阳关,“明洪武三年,蛮酋覃垕连构诸洞为乱,命周德兴讨之。至慈利,垕守险以拒。德兴出奇兵,破其数栅,直捣温阳关,拔之。贼遂溃。既而为伪夏所据。六年,命汤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“三沙”条记:三爿沙“向为三沙门户。《志》云,三爿沙孤立海中,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,必经此沙。南行则苏、松及宁、绍、台、温之界也”。
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二道沟乡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临江县东南有十二道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“十二道沟铁矿在十二道沟迤东之十二道湾,质性甚优。”
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七淜“在府城西南。土人称陂堰为淜,凡七,皆前代所筑,潴水灌田,民皆赖之”。
东晋升平五年(361)置,属永平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、岑溪、昭平等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
清宣统元年 (1909) 置,属临江府。治所在伊力嘎 (今黑龙江省抚远县)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因 “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,故名”。1913年降为绥远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
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太平县:汾阳山“以汾水经其南而名”。
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汝水西出鲁阳县之大盂山黄柏谷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1鲁山县:大盂山“在县西南七十里,西接卢氏县界。山顶并窊, 四围若城,俗呼为大团城、小团城山”。
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北部东海岸。清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作“达喜河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库页岛之水:“达希河,长百里许,东流入海。其北为萨伊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