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桂山

桂山

①一名玉台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桂山在 “县北二里。俗呼圭峰,唐僧一行至此,有黄云覆之,因名黄云山。上多松竹,瀑泉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 引《寰宇记》 云: 桂山 “在新会县西南三十四里,产翡翠孔雀”。

②亦名桂岭。即桂原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9曲江县: “桂山多菌桂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 桂原山在 “府西北四十里。亦曰桂山。宋 《李渤记略》 云: 山之盘礴方广几千百里,峻极崇高几五千仞,青峰碧嶂,云霞所栖,为郡之望。上有温泉三穴,其下桂水出焉”。

③在今广东始兴县西南一百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桂山 “在始兴。陵阜屈曲,桂木丛发,清香满谷,人多取以为药”。

④在今广东乐昌市北三里,为县之主山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五指山 “在乐昌县北五里,桂山之后”。

⑤又名北山、越王山、四望山、风洞山、叠彩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北漓江西岸叠彩山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桂山之奇,宜为天下第一。”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桂林府: 桂山 “在府治东,三峰连属,城中望之,前峰拔起,如狮子昂首状。有岩桂生其巅。 次峰宛转, 横亘一坊, 俗号北山。从峰��郁积,是为叠彩崖。旧号越王山,顶有石坛。世传五代时,马殷所筑”。山腰有贯穿南北的风洞,洞口有元晦 《叠彩山记》 石刻,洞内有唐宋造像,宋、明、清摩崖诗画题记。


(1)在广东省始兴县西南。陵阜屈曲,山多桂树,故名。《方舆胜览》:山幽水秀,花木长春,几案户庭,皆石琢就。(2)在广东省河源市西南部。以盛产桂树故名。主峰海拔1056米。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。山中有北宋皇妃邝氏墓,并有瀑布古庵,为“河源八景”之一。(3)即“叠彩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家泽

    在今河北大名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大名县:张家泽在“县东二里。鱼藻繁衍,冬夏不涸。《志》云:昔有县令张珩者,结庐读书泽上,因名”。

  • 渭河

    黄河最大支流。在今陕西中部。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南鸟鼠山,东流经陇西、武山、甘谷、天水诸县市,横贯陕西渭河北原,南纳斜、涝、丰、浐、灞诸水,北会泾水、洛水,在潼关县入黄河。长787公里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

  • 天雄寺

    在辽上京皇城东南隅,今内蒙古巴林左旗(林东镇)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临潢府:“于内城东南隅建天雄寺,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。”

  • 罗恭县

    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贵州省雷山县东。属黔州。后废。

  • 王相镇

    北宋置,属临沂县。疑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相公镇。

  • 登龙冈

    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南三十里拉萨河滨。古为赴后藏打尖处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“业党山,前藏西南行三十里,名登龙冈,过大桥,又西南折,山势陡峻,为前藏西面屏障,通后藏大道。”

  • 盂县

    ①春秋晋置,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二十五里大盂镇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……孟丙为盂大夫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太原郡。西晋属太原国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

  • 拨逻勿逻布逻城

    唐个失蜜国都城。在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个失蜜国 “王治拨逻勿逻布逻城,西濒弥那悉多大河”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3: 迦湿弥罗国 “国大都城西临大河,南北十二三里,东西四五里

  • 白鹤汇

    又称白鹤江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北白鹤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白鹤汇“昔时自此至蟠龙,皆环回为汇,水行迂滞,则泛溢为灾。宋嘉祐间,开为直江泾,泻积水东注于海。崇宁、宣和中,屡经浚治。今淀湖

  • 杨场镇

    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