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都县
唐渤海国置,为桓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。辽废。
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通沟。为桓州治。辽废。
唐渤海国置,为桓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。辽废。
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通沟。为桓州治。辽废。
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七十里桥湾村。清雍正十年 (1732) 建,设都司驻守。
在今福建建瓯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铜场七峰 “有七峰连属”。
在今江苏淮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清河县:“三角湖在县西北八里。四围高阜,水潴其中,雨潦涨溢,则注于大清河。”
在今河北遵化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马兰峪关“在遵化县北, 自是而东凡三十一关口, 至大喜峰口,其间差大者曰沙陂峪口”。
东晋太元十五年 (390) 以汉中郡流民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南长乐县 (在今四川德阳市境)。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(439) 改属益州。齐废。
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大田所:万顷湖“在所西南二百里,与酉阳接界。其湖深陷,行之,周回动摇”。
清置,属湘阴县。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四十八里大荆街。有巡司驻此。(1)在浙江省乐清市北部、雁荡山东麓,东南濒乐清湾。面积57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荆,人口1.3万。以境内大荆山得名。
即今山西天镇县南米薪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米辛关堡“在天镇县南二十里。周三百二十丈,高三丈三尺,濠深二丈”。
即野山关。今湖北巴东县南野三关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属建宁郡。东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。属益州郡。东晋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