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桥头

桥头

在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畔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乃下诏使邓艾、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,艾趣甘松、沓中连缀维,绪趣武街、桥头绝维归路”。


(1)集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句容市东北部、京沪铁路旁。属下蜀镇。人口1600。古时北临长江,因镇东有一石桥,故名。1929年置桥头镇。1956年并入下蜀镇。省财经高等专科学校、京阳水泥厂位此。有集市、信用社、工商所等。沪宁铁路经此并设站。宁镇公路与新大公路在此交会。北有大道河入长江。(2)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东北部、清水河北岸。桥头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830。原建村于芭蕉箐,清嘉庆七年(1802年)在清水河上石拱桥,名公安桥(今名桥头大桥),迁村于此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蔗、三七等。为县境东部主要农贸集市。砚河公路经此。清水河畔孤山洞发现距今三万年前的剑齿象化石。(3)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,东临大通河(浩门河)。加定藏族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836。因处大通河桥头,故名。产春小麦、蚕豆。盛产蕨菜和中药材。有公路。北山林区为国家森林公园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北部。属后安镇。人口590。相传明代有几户人家迁此定居。由于村前有龙头河,出入很不方便,村民在龙头河上用木板架桥,故名桥头村。产甘蔗,有“果蔗之乡”美称。有公路通乐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察隅

    在今西藏东南部。东邻缅甸,南邻印度,西界区域名称珞渝。“下察隅”藏语意为杂人居住的下谷。主要居民是藏族和僜人。地势北高南低,河谷地区受印度洋暖流影响。森林资源丰富,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,有多种野生动物,

  • 沙湾镇

    即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七十里沙湾镇。民国《乐山县志》卷2:沙湾场“唐时名南林镇,清道光时以水灾迁今地,位铜河西岸二峨、三峨两山之麓,距城七十里”。著名史学家、诗人郭沫若出生于此。(1)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

  • 朗勇城

   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朗勇城“在崖州 (治今崖城镇) 东北八里。黎人出没之冲。明正德中,知州陈尧恩筑城,募兵防守。今圮”。

  • 小罗州

    元置,属定元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十里(一说在罗甸县东北)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寻废。

  • 夷陵

    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。《史记·白起列传》:秦昭王时,白起“攻楚,拔郢,烧夷陵,遂东至竟陵”。《正义》:“夷陵,今峡州郭下县。”古邑名。(1)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。公元前278

  • 方村

    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村乡。清有县丞驻此。民国时改置县佐。

  • 巴林桥

    古潢水石桥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西拉木伦河上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3巴林部:“潢水石桥在今巴林旗界内,距翁牛特北境不远,今尚存。《承德府志》:土人呼为巴林桥,在赤峰县北潢江两岸。”

  • 不羹

    春秋楚邑。有东西二不羹,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;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一年(前531),“楚子城陈、蔡、不羹”。杜注:“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,定陵西北有不羹亭。”又十二年

  • 窟胡郡

    北周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窟胡县 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窟胡县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属石州,领一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省。

  • 庞统墓

    在今四川罗江县西南白马关侧。古名鹿头关。俗名白马关。庞统 (179—214),字士元,号凤雏,襄阳人。三国时刘备谋士。建安十九年 (214)随刘备攻刘璋,围雒城 (今广汉) 时不幸中箭殁。《方舆胜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