梓潼水
即今四川梓潼、盐亭、射洪等县境之潼江、梓江。《水经· 梓潼水》: “梓潼水出其县北界,西南入于涪,又西南至小广魏南入于垫江。”
即今四川梓潼、盐亭、射洪等县境之潼江、梓江。《水经· 梓潼水》: “梓潼水出其县北界,西南入于涪,又西南至小广魏南入于垫江。”
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安乐戍置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引《元和志》:“以江在县侧合流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泸州,大业初属泸川郡。唐属泸州,移治今合江县西北白沙镇。元和十
①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二十八里。西汉属河南郡。西晋属荥阳郡。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移治汴水南一里(今河南中牟县西北)。隋开皇五年(585)还旧治,属郑州。大业初属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治所在万安县 (后改郓城县,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)。大业初改为东平郡。唐武德初,复改郓州。贞观八年 (634)移治须昌县 (今山东东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平、梁山、
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(西华池镇) 北五里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合水县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初废。
即今河南新野县东之溧河。其上源即赭河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 棘水 “又南径棘阳县故城西。应劭曰: 县在棘水之阳,是知斯水为棘水也。棘水又南径新野县,历黄邮聚,谓之黄邮水。棘水自新野县东,而南流入于淯水”
在今甘肃庆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庆阳府安化县:大乐涧在“府南五十里。东流入宁州界,会于九龙川”。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。古称龙川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重修。现存多为清代建筑。三进七开间,梁柱、额枋、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、花卉、鸟虫等图案的木雕,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。
①战国赵地,在今河北磁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幽缪王迁二年 (前234),“秦攻武城,扈辄率师救之,军败,死焉”。②在今山西介休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一》:武城 “在介休县东四十五里。秦遣武安君
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,至今商丘市北,下接获水。《水经·汳水》:“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,又东至梁郡蒙县,为获水。”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流。“汳”名遂废弃不用,通称汴河或汴渠。古水名。
又作布枯拉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波惹尔斯科耶西北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乌苏里江东岸有“布枯拉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乌苏里江东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