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
北宋时对西藏前藏地区的汉译称。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 沿臧河 (今雅鲁藏布江) 南北两岸置乌如 (中央翼)、要如 (左翼)、叶如 (右翼)、如拉(分支翼) 等军政区域。吐蕃王朝灭亡后,原建置废,民间以乌如、要如故地合称为武。宋张方平 《乐全集》 卷22: 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 “西域武三咩人”。元、明时译称乌思 (斯),入清后译称卫,即西藏东部地区。俗称前藏。
北宋时对西藏前藏地区的汉译称。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 沿臧河 (今雅鲁藏布江) 南北两岸置乌如 (中央翼)、要如 (左翼)、叶如 (右翼)、如拉(分支翼) 等军政区域。吐蕃王朝灭亡后,原建置废,民间以乌如、要如故地合称为武。宋张方平 《乐全集》 卷22: 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 “西域武三咩人”。元、明时译称乌思 (斯),入清后译称卫,即西藏东部地区。俗称前藏。
即今甘肃成县西北东河。源出天水市南界,南流经徽县,至成县东南入龙峡合南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丁令溪水“北出丁令谷,南径武街城西,东南入浊水”。
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峡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 峡口渡 “在县南六十五里。《舆程记》:自清湖渡至峡口渡凡五十里,渡阔三十余丈。泛滥时一望无际,浅涸则磷磷石涧耳”。
1914年由陕北道改置,属陕西省。治榆林县 (今陕西榆林市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黄陵、宜君、洛川、黄龙、宜川以北,定边、横山、榆林、神木、府谷诸县市长城以南地区 (靖边以长城外宁条梁镇以南为界)。1928
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7广德州:石妇山“在州城东南五十里。众山环绕,中一峰独高,峰之颠有石高二丈许,如妇人状。旧传谢氏女介洁有守,登山化为石,藤萝薛荔,萦绕其上,如衣被之状,独露其面,樵
南朝梁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五代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。属沅陵郡。唐为溪州治。五代废。
五代晋改雍丘县置,属开封府。治所即今河南杞县。后汉复为雍丘县。金正隆后又改为杞县。元初河决,徙治于今县北二里,属汴梁路。明还治今杞县,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东部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丰顺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太平镇”条内:“县西北百二十里有丰顺巡司,嘉靖末置。隆庆初筑城周二里有奇,以通判驻守,寻以盗平还郡。崇祯初复增设官军汛守。”
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五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广西名胜志》卷1阳朔县:飞泉“泉涌山腰,悬石百级,飞注而下,如挂银河,入于桂江”。
又名东清铁路、东省铁路。是俄国通过《中俄密约》在我国领土上修筑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动工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中东路干线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,长1481公里;南满支线从哈尔滨经长春、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