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侯岭
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、汉源县北之大相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四年 (914),南诏寇黎州,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,“破其武侯岭十三寨”。即此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四年(914年),南诏寇黎州,蜀主以宗范、宗播、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,败之于潘仓嶂,又败之于山口城,“破其武侯岭十三寨”。唐筑城于此,名武侯城。
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、汉源县北之大相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四年 (914),南诏寇黎州,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,“破其武侯岭十三寨”。即此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四年(914年),南诏寇黎州,蜀主以宗范、宗播、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,败之于潘仓嶂,又败之于山口城,“破其武侯岭十三寨”。唐筑城于此,名武侯城。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;一说在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。以山得名。东汉末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。西晋后废。
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漳州府龙溪县:“北有华封岭,一名龙头岭。”
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大荆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 岭店驿 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元置大荆驿,其地有大荆山也。明初改今名”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 废。
清顺治五年(1648)以扎鲁特部分置左、右翼二旗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左翼旗驻齐齐灵花拖罗海山北,右翼旗驻图儿山南。1934年合并为扎鲁特旗,驻鲁北镇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)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哲里木盟。
西魏改白水郡置,属武州。治所在白水县(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)。北周废。西魏时升白水县置,治今甘肃省武都县北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带。北周时降为建威县。
即今上海市黄浦江之简称。
即今四川长宁县(旧名安宁镇,今名长宁镇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长宁县:安宁铺“在县(旧城)东北五十里”。
一名代龙渠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西晋泰始七年(271)在五龙渠故迹之西开凿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 称:“代龙渠即九龙渠也。”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。三国魏修千金堨,开沟渠五,谓之五龙渠。至西晋,大
即温泉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与东阳镇之间嘉陵江中。唐陈子昂有《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》、《合州津口别弟至东阳峡步趋不及》诗。
采石镇本名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 裴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“策渡江攻(刘)繇牛渚营,尽得邸阁粮谷、战具,是岁兴平二年也。”《晋书·袁宏传》:“谢尚时镇牛渚,秋夜乘月,率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