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定县

武定县

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为武平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为崇平县。

②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

③1913年废武定直隶州改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三国吴建衡三年(271年)置,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为武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为崇平县。(2)今县名。在云南省中部偏北、金沙江南岸。属楚雄彝族自治州。面积 3322 平方千米。人口26.4万。辖3镇、10乡(含1苗族乡、1傣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近城镇。以彝族罗婺部居住的坝子彝音龙炎汉译为武定。宋大理为罗婺部,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称罗婺万户府,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始称武定路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武定军民府。万历中罢军民府称武定府,治今县东。隆庆四年(1570年)迁今址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废府置武定直隶州。1913年改为武定县。1949年建武定临时军政委员会。1950年置武定专区。1953年并楚雄专区称武定县。1957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。地处金沙江南岸滇中高原山地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豆、马铃薯、烤烟、油菜籽等。特产以白云豆、“武定壮鸡”、松茸、香菌、木耳、牛肝菌、板栗、野坝子蜂蜜著名。工业有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冶炼等。108国道贯穿武定。名胜古迹有罗婺部长后裔凤家城遗址、文峰塔、狮子山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蒿子站

    又作浩色站。清置,在今吉林松原市东南新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金州鄂佛罗站” 条下: “逊扎布站即五家子站,又西北三十五里至蒿子站。”

  • 七里涧桥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七里。西晋泰始十年(274)筑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“又东左合七里涧……涧有石梁,即旅人桥也”。

  • 旧县村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。隋铁杷县、唐宋遂溪县治此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移湛川巡司于此。

  • 千岁衢

    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)贵州土司安万铨主持兴修,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四十里。在巉崖绝壁上开凿一条栈道,全长2083米,宽6.7米,行旅称便。易棐《千岁衢碑记》镌于道旁岩壁上,被称为千岁衢磨崖石刻。在贵

  • 延滨江镇

   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北三十里延宾江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荔浦县:“西北有南原寨巡检司,后迁县东南下峒,又迁县东延滨江。”

  • 安吉州

    ①南宋宝庆元年(1225)改湖州置,治所在乌程、归安二县(今浙江湖州市城区)。辖境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、安吉、长兴三县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为湖州路。②明正德元年(1506)改安吉县置,属湖州府

  • 中右翼末次旗

    又称西路中右翼末次旗。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

  • 施南宣抚司

    元至正十七年 (1357),明玉珍改施南道宣慰司置,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明初复为宣慰司。永乐三年 (1405) 改为长官司。四年 (1406) 又为宣抚司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宣思县西椒园

  • 滦河

    古濡水。即今河北东北部滦河。上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闪电河,经内蒙古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。中游穿流燕山山地,下游在乐亭、昌黎两县间入渤海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滦州: “滦河环绕在卢龙山南。” 《元

  • 原仇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盂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盂县: “原仇山,在县北三十里,……县取此山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改为盂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石艾县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