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林

武林
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,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,“入白沙、武林、梅岭…… (汉)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”。即此。

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。初为山、水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钱唐县: “武林山,武林水所出。” 后为杭州别称。宋吴自牧 《梦粱录》 卷7: “杭城号武林。” 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即专记南宋都城杭州史迹。

③又名虎林城。三国吴筑,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长江南岸。《三国志·吴书 ·孙休传》: “太元二年正月,封琅邪王,居虎林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5贵池县: “武林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按 《舆地志》 吴大帝所筑。《三国志》: 孙权封子休为琅邪王镇武林城,诸葛恪执政不欲诸王在于江滨兵马之地,徙于丹阳。其后陆允、孙休、何邈并为武林城都督,即此地。”

④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。明置巡司于

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即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北武陵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东越王余善“发兵距汉道,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,入白沙、武林、梅岭”;“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,……以击东越”。皆指此。(2)旧时杭州别称。因武林山得名。《梦粱录·杭州》:“杭城号武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兰津

    又称兰仓津、仓津。为古渡口。在今云南永平县与保山市间的澜沧江上。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“孝武时,通博南山,度兰仓水、耆溪,……人歌之曰:汉德广,开不宾,渡博南,越兰津,渡兰沧,为作人。”

  • 李渡镇

    ①在今四川渠县南李渡乡。清同治《渠县志》卷4:李渡场在“县南隔江二十里,为大竹赴省大路”。②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北岸李渡镇。镇以长江津渡为名。清同治《涪州志》卷2:李渡“相传李白曾过此,因名”

  • 浙东运河

    在今浙江东部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,至北宋前期已全线建成。西起钱塘江南岸,经西兴镇至今萧山市,东越钱清江而至今绍兴市,又向东过曹娥江而至今上虞市,又东南经丰惠镇东通明坝连接姚江,下通甬江。南宋时因在近畿

  • 象江

   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4临江军: 象江 “在新淦县南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象江 “源出新喻县界,东流三十里,合于清江”。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之柳江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百仞山

    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百仞山在“县西南五里。有峰独立,傍无依倚,高二百余丈。旧名独山,唐天宝中改今名”。

  • 戚姬村

   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曹州府》: 戚姬村“在定陶县北十五里。汉戚夫人之故里也。……县今有戚堌村”。

  • 柳营江

    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。江当梅溪之交,两山插峙,波涛激涌,唐时驻重兵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 柳营江“《丁氏古谱》 云,六朝以来,戍闽者屯兵于龙溪,阻江为界,插柳为营……唐末王潮下泉、福,

  • 三亳

    商汤时期三个都城南亳、北亳、西亳的合称。南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,北亳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,西亳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。一说有东亳(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西北)而无北亳。

  • 赤鼻矶

    又名赤鼻山、赤壁山、赤壁矶。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黄冈县:“南滨大江,西北岸有赤鼻矶,非嘉鱼之赤壁。”

  • 高阳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河间县: “城东北有高阳台,与瀛台相望。《志》云: 瀛州旧置高阳关,台因以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