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水

武水

①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南武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泰山郡南武阳: “冠石山,治水所出,南至下邳入泗。” 注: “应劭曰: ‘武水所出,南入泗。’”

②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西南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武水 “出钟武县西南表山,东流至钟武县故城南,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”。

③亦作武溪水,即今湖南临武及广东乐昌、曲江、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,为北江支流。《水经·溱水》: “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,东南流右合溱水,乱流东南径临武县西,谓之武溪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 武水 “在曲江县城西二十步。源出桂阳监平阳县界临武冈,流出郴州宜章县下,南流入乐昌县界。古名虎溪,唐改名为武溪。湍泷危峻,南流一百二十里入本县界,合浈水”。

④又名武亭水、杜水。即今陕西永寿县西武申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 作大横水。源出永寿县西北黑山,南流经乾县西,至武功县入渭。


(1)古称武溪、卢水。沅江支流。在湖南省西部。源出花垣县西南老人山。流经花垣、凤凰、吉首等县市到泸溪县城注入沅江。长145千米,流域面积 3574 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万溶江、丹青河、司马河、沱江等。上游多山,河床落差大,富水力资源。建有拦河坝等水利工程。洞底至武溪镇可通航。(2)即“武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丈场

   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。民国《名山县志》卷1:“县东百丈场,三面环山,二水绕护。唐、宋俱设县治。逊清分住绿营。咸丰时,滇(指兰大顺、李永和义军)匪入寇。近年则防地互争,靡不堵御于此。战如败北,

  • 泰历县

    1944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地析置,治泰安 (今山东泰安市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6年撤销,并入泰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析置,治泰安(

  • 蒲台 (臺) 镇

    北宋置,属渤海县。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。

  • 甘泉水

    ①即今陕西澄城县西之县西河。会县西诸泉入于洛。《寰宇记》卷28同州澄城县引《水经注》云:“甘泉水出匮谷中,其水尤美。”②在今陕西淳化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云阳县有甘泉水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 引《淳化

  • 蚌湖口塘

    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二十六里华严乡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汉川县西南有蚌湖口塘。

  • 叫抱山

    在今广西龙州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龙州:叫抱山“在州城南”。

  • 万顷山

    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境、巫溪县西北境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 “永隆山”条下:“万顷山亦在县北。广数百里。中有万顷池。”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4:万顷山“在七保万顷池侧,距厅东二百二十里。皆老林,连秦岭”。

  • 常农县

    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弘农县置,为虢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灵宝市。至道三年 (997) 改为虢略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改弘农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,为虢州治。至道三年(997年)改名虢略

  • 油水

    ①即今河南信阳县游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油水 “出 (平春) 县西南油溪,东北流径平春县故城南,……又东北注于淮”。《清一统地 ·汝宁府一》:游水 “在信阳州西五十里,合白鹭水,至卓斧山下入淮”。②一

  • 直罗县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鄜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直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谓直罗县 “因古直罗城置,罗水过城下,地平直,故名”。元至元四年 (126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