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阳桥
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南武阳镇。为横跨绵江的一座木桥。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时,武阳人民特地搭起此桥,让红军迅速渡河,并在桥头与红军挥泪告别。故称此桥为 “长征第一桥”。
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南武阳镇。为横跨绵江的一座木桥。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时,武阳人民特地搭起此桥,让红军迅速渡河,并在桥头与红军挥泪告别。故称此桥为 “长征第一桥”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藏文史籍载:吐蕃于全境设置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等四大军政区域,要如今读云如,故在藏文史籍中二称互见,意为左翼,约当今西藏山南地区各县。
在今四川邛崃县。 《集韵》: “, 乡名。 在临邛。”
唐五代方镇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以郓曹濮节度使改名,治所在郓州(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)。北宋初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年)置郓曹濮节度使,次年号为天平军节度使,治郓州(今山东
即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傣族乡。明景泰 《云南志》 卷6: 湾甸州 “蛮名细甸,元时属镇康路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潞江安抚司: 细甸 “在司东南。正统中,麓川酋思任发叛,督臣王骥言江北细甸、
楚离宫之一。(1)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龙湾古华容县城内。前535年筑。《左传》昭公七年(前535年):“楚子成章华之台,愿与诸侯落之。”或说在今湖北省荆州市,相传为楚灵王筑,即豫章台。(2)在今安徽省
古名桑泊,又名后湖、练湖、北湖、蒋陵湖、秣陵湖、昆明池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。南朝宋元嘉间始名玄武湖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上元县:玄武湖“周回四十里, 东西两派,下入秦淮。春夏深七尺,秋冬四尺
亦作灵场海口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北勒场附近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八年(1410),“(沐)晟追(陈)季扩至虞江,贼弃栅道。追至古灵县及会潮、灵长海口,斩首三千余级,获伪将军黎弄”。明设灵长海口巡司
亦作烟土屯。即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北烟筒屯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达直隶厅: “有烟土屯、小河子、喇嘛甸、萨勒图、安过五车站。”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北故城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“陈留有外黄, 故加内云。”东魏天平初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内黄县西二十里旧县。大业初属汲郡。唐属相州
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,属吉林省。治长春县(今吉林长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以西,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长春、伊通、盘石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