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鸣县

武鸣县

1913年改武鸣府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即今广西武鸣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,南宁市区北部、大明山西。属南宁市。面积 3367 平方千米。人口64.5万,86.6%为壮族。辖14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厢镇。因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,崇尚武功,欲以“”鸣示天下,故名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置武缘县,故治在今南宁市郁江北岸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止戈县,先后属南方州、澄州;武德五年增置晋兴县,属邕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晋兴县改为乐昌县,止戈县废入上林县;天圣五年(1027年)移武缘治今武鸣;景廞三年(1036年)废乐昌县并入武缘县,属邕州。元属邕州路,后属南宁路。明、清属思恩府。1912年废武缘县入思恩府,并改思恩府为武鸣府。1913年废武鸣府为武鸣县,属邕南道。1914年属南宁道。1926年废道直隶广西省。1949年属武鸣专区,1951年属宾阳专区。1952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宾阳专区,1956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属单位。1957年属邕宁专区。1958年与隆安县合并置武隆县,属南宁专区。1959年复置武鸣县。1971年属南宁地区,1983年改属南宁市。地势大致自东北向西南倾斜,四周为高山丘陵与山地,中部盆地、低山、丘陵、阶地、平原错综其间。河流呈羽状分布,以武鸣河为主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蔗、玉米、花生、木薯、烟叶为主,还有菠萝、西瓜、龙眼、香蕉、柑橙等。矿产有锰、铁、磷、铜、煤、金等。工业有水泥、制糖、卷烟、罐头、染织、栲胶、淀粉、食品、农机等。210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伊岭岩、灵水、明秀园、文江塔、起凤山、大明山、仙山院、春暇园及马头古墓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金嘴山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黄金嘴旁,滨鄱阳湖。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
  • 又名王垣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王茅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武侯二年 (前394),“城安邑、王垣”。又 《秦本纪》: 昭襄王十五年 (前292),“大良造白起攻魏,取垣,复予之”。皆此。西汉置垣县。古邑

  • 洗象池

    又名初喜庵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嵋山钻天坡上。清嘉庆 《峨眉县志》 卷2: 洗象池 “在峨山钻天坡上。原名初喜亭。寺左有石砌六方小池,即洗象池。因以名寺”。今寺为清康熙年间建。“象池夜月” 为峨山十

  • 河舒场

    即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。清光绪 《蓬州志》: 河舒场 “在清溪之东北,距周口二十五里。旧场在北一里许龙凤坝,曰龙凤场。河舒场者,旧为河猪市。康熙中于此建河舒佛寺,乾隆四十二年徙场就之”。

  • 婆猪江

    即今辽、吉两省境鸭绿江支流浑江。明《全辽志》 卷1: 鸭绿江 “ (辽阳) 城东五百三十里。又名马訾水。源出靺鞨长白山,水色如鸭头,故名。由夹州城西南流与秃鲁江合流,至艾州与婆猪江同流入海”。

  • 益都县

    三国魏改益县置,属齐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。南朝宋及北魏属齐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 移治今山东青州市,为青州及齐郡治。隋为北海郡治。唐为青州治。金为益都府治。元为益都路治。明、清为青州府治。

  • 杜尔伯特中后旗

    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
  • 阳凉南关

    北宋置,属介休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三十五里南关镇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。北宋属灵石县。

  • 清水墟

   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清水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连州西北有清水墟。

  • 西邓柯宗

    民国时由西藏地方政府占据,治所即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乡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,治今四川省石渠县洛须乡。1960年与江达宗合并,改置江达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