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龙山
亦名龙桥山。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武龙县: “以邑界武龙山为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武龙山 “在涪州东南。…… 《明统志》: 龙桥山在武龙县东五十里。逶迤如龙,下有空洞,即五龙山也”。
亦名龙桥山。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武龙县: “以邑界武龙山为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武龙山 “在涪州东南。…… 《明统志》: 龙桥山在武龙县东五十里。逶迤如龙,下有空洞,即五龙山也”。
亦作石堰渠。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三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竟陵县:“有石堰渠,咸通中,刺史董元素开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石渠堰“在景陵县西北三里。其流自五花山下通巾水”。
又作思麽、思麻。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即今云南思茅市。元代属元江路。又作思么部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思茅市。元时属元江路,后废。
在今云南昆明市翠湖西路承华圃。创办于清宣统元年(1909),至1928年共办19期,毕业学员达四千余人。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。是我国最早培养新式陆军军官的学校之一。清末创办讲武堂的目的本来是要扑灭
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宁州: 虎踞崖 “在州东南二里。本名老虎崖,相接者为金竺崖,一名狮子崖”。
一名甘亭关。隋开皇初置,在今陕西汉中县西北褒城镇北。又称甘亭关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。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。
又名景亳、北亳,在今河南商丘县北。相传商汤曾都此。《尚书·伊训》: “造攻自鸣条,朕哉自亳。” 《水经· 汳水注》: “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,自古不闻有二亳,疑即蒙亳也。所谓景薄,为北亳矣。” 《史记·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兴安县置,为利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2绵谷县: “因县东南绵谷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义城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利州治,天宝元年(
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。西汉属弘农郡。东汉属京兆郡。西晋属上洛郡。北魏属上庸郡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为商洛县。②明洪武七年 (1374) 降商州置,属华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县
在今陕西延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长县 “九连山” 条下: “又高奴山,在县北二十里,上有古砦。”
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庆远府》: 楞村 “在宜山县北。本朝雍正七年移县丞驻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