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道山
亦作别笃山、别驾山。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。《明太祖实录》:洪武五年(1372)六月,征西将军冯胜、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,元守将以城降。师次别笃山口,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,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6:“别笃山, 今曰毕道山。”
亦作别笃山、别驾山。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。《明太祖实录》:洪武五年(1372)六月,征西将军冯胜、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,元守将以城降。师次别笃山口,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,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6:“别笃山, 今曰毕道山。”
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 裴注引《曹瞒传》:“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,在故市、乌巢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渎又东,径酸枣县之乌巢泽,泽北有故市亭。”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。东汉建安五年(
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淡水厅置,属台北府。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。新竹原名竹堑,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。设县时取竹堑之 “竹”
位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边界地区。1934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在黔东印江木黄会合,成立了以贺龙、任弼时为首的红二军团总指挥部,发动湘西攻势。11月,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,以湖
西汉置,属弘农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。《寰宇记》卷6:“因山以名县。”西晋属上洛郡。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。北魏属恒农郡。东魏属金门郡。西魏为义川郡治。隋初为虢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)属弘农郡。义宁元年(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北。东汉废。
在今云南嵩明县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云南府: 弥雄山 “在嵩盟州北三十里。苍崖叠出,望之蔚然,土址肥饶,蔬菜繁夥。今名弥秀山”。
旧址在今福建石狮市东。其塘上接清源山诸境及东湖之水,下流达于晋江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泉州晋江县: “东一里有尚书塘,溉田三百余顷,贞元五年刺史赵昌置,名常稔塘,后昌为尚书,民思之,因更名。” 明时已
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里金华镇。为盐场。民国设场知事。
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“文溪江在县西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,源亦出湖耳长官司,流为潭溪,又北至云潭,又北至文溪寨,其下流亦会郎水,入沅江。”
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二十里,西南流然后转东南流为泃河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独乐水“本出抱犊固,南径平谷县故城东,……南流入于泃”。②即独洛河。今蒙古国土拉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