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和县

永和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临河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2永和县:“以县西永和关为名。”大业初属龙泉郡。唐属隰州。武德二年(619)移治仙芝谷西(即今永和县), 为东和州治。贞观元年(627)改属隰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②辽统和二十二年(1004)置,属榆州。治所在今辽宁市葫芦岛市西北。金废。

③北宋天圣七年(1029)以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定县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。熙宁七年(1074)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宋天圣七年(1029年)改永定县置,治今河南省安阳市东。属相州。熙宁七年(1074年)废。(2)辽统和二十二年(1004年)置,治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。属锦州。金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西麓,西邻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212 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辖2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芝河镇。以县西永和关为名,取“永履和乐”之意。西汉置狐浐县(今县西南三十五里),属河东郡。东汉废。三国魏初复置狐浐县,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延二年(436年)废,北齐后主时于其城置永和镇。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置临河郡及临河县,属汾州。隋开皇初废临河郡,十八年(598年)改临河县为永和县,属龙泉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永和县自狐浐县故治迁至仙芝谷(即今县城),六年又分置楼山县,贞观元年(627年)并楼山县入永和县,属隰州。北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因之。1914年属河东道、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临汾专区,1954年属晋南专区。1958年并入吕梁县。1961年恢复永和县,属晋南专区。1967年属晋南地区,1970年属临汾地区。2000年属临汾市。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,黄河、芝河、桑壁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棉花、油料作物为主,盛产红枣。矿产有煤、膨润土等。工业有煤炭、电力、化工、机械、酿酒、食品、建材等。永隰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尼满河

   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阿库密河“又北曰尼满河,在(宁古塔)城东一千三百五十里。源出尼满窝集,……西北流入乌苏哩江”。

  • 永通监

    北宋置,属曲江县。为铸钱监。在今广东韶关市西。后升为县级监,属韶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;永通钱监“在州水西一里。庆历间, 叶公清臣、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,分遣金工以采之。岁用铜百万斤,可得盛币三百万

  • 狮子岩

    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六十二里西天目山半腰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 “天目山” 条: 西天目 “其岩有狮子、响水、紫微、芝草”。为元高峰禅师坐化处。②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全州:

  • 半坡山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》:半坡山“在府谷县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淮阴郡

    ①东魏置,属淮州。治所在怀恩县 (北周改寿张县,隋改名淮阴县,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阴市及洪泽、盱眙、淮阴等县。南朝陈改为东平郡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复改为淮阴郡,旋废。②唐

  • 鲁溪山

   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七十里,枕鲁溪上。有石佛洞,传为刘真人修道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鲁溪洞 “幽邃嵌空,有楼台宫阙之状。峭壁环奇,龛像交列,有真仙古佛之容仪,虽绝世工巧追琢不能及”。②在今

  • 千家店

   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八十里千家店镇。民国《延庆县志》卷8:千家店“在边墙之外……城北门锁钥”。

  • 交阯

    即交趾。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。《墨子·节用》:“古者尧治天下,南抚交阯,北降幽州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帝颛顼,“北至于幽陵,南至于交趾”。又帝舜“南抚交阯,北发”。《正义》:“阯音止,交州也。”即“交

  • 则拉宗

    又作则冈宗、则布拉冈城。在今西藏米林县东北嘎玛。1960年以则拉宗西南部设米林县,驻东多村。又称工布则岗宗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。治今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城南则拉。1960年与足木、德木二宗合并,改置林芝

  • 万夏村

    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振头乡。《寰宇记》卷61镇州石邑县:“隋开皇三年,移定州之石邑县于万夏村。”即此。唐初为恒州治。宋初废石邑县入获鹿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