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济桥
①隋建,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十七里。《元和志》卷5寿安县:“永济桥,炀帝大业三年置,架洛水。隋乱,毁废。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,长四十丈三尺,广二丈六尺。”
②在今河北涿州市北郭外。初名拒马河桥,明万历初建。长三十余丈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河徙,改旧桥为涵洞十有八,而于旧桥之南,移建九空新桥,仍筑石堤,下为涵洞二十有二,新旧桥长二百余丈,赐名永济桥。
③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古汴水上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凤阳府:永济桥“在宿州北二十五里。旧名符离桥,亦名埇桥”。金以后汴水湮塞,遂废。
④亦名垂虹桥、铁索桥。在今四川平武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永济桥“在府西北二十五里,路接小河所。明洪武中,土官薛文胜以篾缆架桥。永乐初,薛忠义造铁索六条,长十五丈,架板为桥,名曰垂虹,俗名铁索桥”。
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置于洛水上,隋末毁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重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