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汭水

汭水

①在今山西蒲县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妫汭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郡南有历山,谓之历观,舜所耕处也。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,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……汭似非水名,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,浑流西注入于河。”

②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汭水“在铅山县西三十里石城、层冰二洞间,有二小溪合流五里与桐木水会,入上饶江。故入江处谓之汭口”。旁有汭口镇。

③为泾水支流。源出今甘肃华亭县西南陇山,东流经崇信县北,至泾川县入泾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 雍州:“其川泾、汭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汧县:“汭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汭水,“按自汉以来,皆言汭水出��县。《隋志》、《元和志》皆云汭水自华亭流泾良原,至宜禄入泾,即今之盘口河。自明宏治中,王凝始以阁川水为汭水,诸志皆从之,与古说异”。


古水名。汭,又作芮,又名宜禄川。即今甘肃省华亭、崇信和陕西省泾川、长武等县南泾河支流黑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右扶风汧县(今陕西陇县南):“芮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良原县(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):“汭水,一名宜禄川,西自陇州华亭县(今县)流入。”“自明人始移其名于阁川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年),“陇州刺史陕人常达击薛仁杲于宜禄川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零

    即丁令。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。

  • 北流县

    南朝梁改北流郡置,属阴石郡。治所即今广西北流市。清光绪《北流县志》卷2:以北流江名之。隋大业初属合浦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)为容州治。天宝初为普宁郡治,乾元初复为容州治。元和后属容州。元属容州路。明属

  • 平晋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。六年(623)废入穰县。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。熙宁三年(1070)废。政和五年(1115)复置,金贞

  • 新都国

    西晋咸宁二年 (276) 改新都郡置,封司马该为新都王。治所在雒县 (今四川广汉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、什邡、新都、金堂、德阳、绵竹等市县地。太康六年 (285) 复为新都郡。

  • 龙乡城

    即春秋时鲁之龙邑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汉高帝八年(前199),封谒者陈署为龙侯国。即此。( 《汉表》作龙阳,乃传抄衍“阳”字)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汶水南径博县故城东,……

  • 离水

    亦作漓水。即今广西东部之桂江 (漓江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零陵县: “又有离水,东南至广信入郁林,行九百八十里。” 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元鼎五年 (前112) 灭南越,“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,下厉将

  • 漠西县

    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分好畤县置,属武功郡。治所在今陕西乾县西六里漠西乡。《寰宇记》卷31永寿县: “后魏于 (莫谷) 水西置县,因名。”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名好畤县。

  • 蓟州镇

    明 “九边” 之一,为近畿防卫重镇。总兵官驻三屯营 (今河北迁西县西北二十五里三屯营镇)。镇守地区东起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之山海关,西至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长城一线。后废。明九边之一。总兵官驻三屯营(

  • 大桥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大桥山“在番禺县西北十八里。形如象鼻,下临大涧”。

  • 金渊山

    即金堂山。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三十里栖贤乡。《续高僧传·遗身篇·周益部沙门释僧崖传》:“姓牟氏,祖居涪陵。晋义熙九年,朱龄石伐蜀,涪陵儴三百家随军平讨,因止于广汉金渊山谷,崖即其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