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底镇

河底镇

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。民国 《洛宁县志》 卷1: “河底镇,在城东北六十里。”


(1)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。面积102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底,人口 4000。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,故名。1949年属阳泉市第二区。1953年析置苇泊、牵牛镇、任家峪三乡,1956年并设河底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2000年燕龛乡、东村乡并入。地处太行山中段丘陵区。产玉米、谷子、土豆、甘薯、蔬菜、苹果、核桃。有煤矿、钢铁、耐火材料、水泥等厂。特产铁茶壶、铁锅、瓷碗。清代铁币“咸丰通宝”在此铸造。白固铁路煤运专线经镇南部。公路通阳泉、平定、盂县等地。附近有明禅智寺古建筑。(2)在山西省闻喜县中东部。面积123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底,人口 1420。 因位居南山诸水汇入美良川入口处、地势低洼而得名。1949年属第三区,1953年设南阳等三乡,1958年建河底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酒务头乡并入。主产小麦、棉花、蔬菜,盛产莲藕、芦苇。有造纸、陶瓷、沙石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纪念地有小寺头村闻夏战役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乖西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贵阳府》: 乖西山 “一名鲁郎山。元逸士有鲁姓者读书其上。亦名书案山”。

  • 海龙县

    1913年改海龙府置,属奉天省东边道。治所即今吉林海河口市东北海龙镇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45年属安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,1956年迁梅河口镇 (今梅河口市)。1985年改设梅河口市。旧县名

  • 历水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东城历祠下,泉流竞发,其水北流径历城东,又北引为流杯池,分为二水,右水北去,左水西径历城北,西北为陂,谓之历水,与泺水会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9历城县:历水“在县东门

  • 夏州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年 (628) 置,治所在夏州(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)。督夏、绥、银三州。四年增督东突厥地定襄、云中两羁縻都督府。永徽后,云中划属单于都护府,又督薛延陀、回纥内迁部族侨寄于夏州境内之达浑、安

  • 佑宁寺

    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建,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。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十乡。藏语全称“郭隆弥勒洲寺”,简称“郭隆寺”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。初建嘉色寝宫、大经堂及一部分僧舍

  • 兴洛仓

    即洛口仓。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:炀帝即位后,“新置兴洛及回洛仓”。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密与让领精兵七千人,以大业十三年春, 出阳城,北逾方山, 自罗口袭兴洛仓,破之。开仓恣民所取,老弱

  • 冷珠宗

    即伦朱卜宗。在今西藏林周县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冷珠宗”。

  • 负黍

   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,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、负黍、狐人、阙外”。杜注:“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。”后属郑,战国属韩。《史记

  • 大羊

    ①即今浙江建德市东南大洋镇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去岭南,途宿于此。②即大阳集。今山东东平县北大羊乡。道通肥城。民国《东平县志》图作大羊。

  • 青草湖

   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,为武昌湖东半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望江县 “漳湖” 条下: 武昌湖 “又东十里为青草湖,相接者曰白上湖,会上流诸水,其涨弥天,又东北汇于漳湖,导流为埭沟河,达府西皖口入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