泠溪水
即今广东乐昌市东之廊田河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泷水又南合泠水。泠水东出泠君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泠溪水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……今泠水溪南流四十里,入于武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韶州府》: 泠水 “一名灵溪。在乐昌县东。……《县志》: 灵溪源出灵君山,西南流四十里入泷。有渡在县东三十里”。
即今广东乐昌市东之廊田河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泷水又南合泠水。泠水东出泠君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泠溪水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……今泠水溪南流四十里,入于武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韶州府》: 泠水 “一名灵溪。在乐昌县东。……《县志》: 灵溪源出灵君山,西南流四十里入泷。有渡在县东三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铜陵县:石礲矶“在县北五里。濒江有三石门,水涸可出入,容数十人。一名五霞洞”。
①东汉中平五年 (188) 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北鸳鸯镇东。北魏改属广宁郡。北周属陇西郡。隋废。②三国吴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十五里遂川江口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名
又名鸡鸣山。在今河北怀来县 (沙城) 西北鸡鸣驿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 和平元年 (460),“葬昭太后于广宁鸣鸡山”。 又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于延水又东南径鸣鸡山西。《魏土地记》 曰
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卓洋。民国 《古田县志》 卷6: 卓洋村市 “中有上街、下街。
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里河,注入黔江处为武宣县故址(今旧县村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宣县:“旧治阴江。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。”《清一统志·浔州府》“新江”条:“又阴江、东乡江,源出东乡,皆南流入潭江。”
东魏置,属新昌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十里赤湖铺。北齐废。
北宋置,属东莞县。在今香港西大屿山岛上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广州东莞县有 “海南、黄田、归德三盐栅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二》 “归德盐场” 条: “海南场在大奚山。今废。”北宋属东莞县,在今广东省
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七十六里渔洋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1941年晋绥边区由交城县分置交东、交西二县,交东县治南头村(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)。1945年8月二县合并复置交城县。旧县名。北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山西省交城县东部析置。治今古交市南头村。以
①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东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2青神县:“县之名胜,在乎三岩。三岩者:上岩、中岩、下岩也。今惟称中岩焉。”俚谚云:“先有中岩,后有峨眉。”即言中岩名声早于峨眉。三岩间各相距数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