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军
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所在奉符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为州。
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奉符县(今山东泰安市)。属山东西路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泰安州。
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所在奉符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为州。
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奉符县(今山东泰安市)。属山东西路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泰安州。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。1945年沧源设治局曾迁治于此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省” 为荨麻,意即荨麻多的地方。
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光辉乡(会龙场)。民国《三台县志》卷1:会龙场“距县七十五里。明洪武时建。原名普乐场,乾隆时改今名。通梓潼小路”。
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史家岗乡。同蒲铁路忻窑支线旧有支线通此。
即一秃河。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伊敦河“在(吉林)城西二百九十二里。源出额赫峰,北流出边,东北折会伊勒们河,又东北入混同江”。
原名宫后苑。在北京故宫坤宁宫北。正中有坤宁门和园内相通。东南、西南分设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,可通东西六宫。北有顺贞门,是宫墙北并列的三座琉璃门,门外为神武门。园内中心建筑为钦安殿,是明代嘉靖时遗物,祭祀
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设勐伴土便委。后亦称勐帕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半” 为巨人脚印,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。
亦作拔特山、蒲特山。唐时属苑汤州。即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克山。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化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
明永乐二年(1404)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。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。明末废。
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下。北宋欧阳修 《瑯琊山六题》 诗中有 《琅琊溪》 诗: “空山雪消溪水涨,游客渡溪横古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