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渡江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兴宁县: 泸渡江 “源出桂东县万王山,西流入桂阳县 (今汝城县) 界,北入县境,合资兴水。《舆程记》 云,泸渡水自桂阳县 (今汝城县) 东北唐延里北流至丰乐,又二十里至沿潭接县界,六十里至高活,水势险恶。其旁凿山通道,行者必舍舟从陆以避险。自高活五里至结鱼,又六里至泸渡,又十五里至耒江口泷头,凡十二滩,巨石堆叠,舟师非荡舟不能渡。又十五里至东津渡,又七十里合郴江口,即耒江正流也”。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兴宁县: 泸渡江 “源出桂东县万王山,西流入桂阳县 (今汝城县) 界,北入县境,合资兴水。《舆程记》 云,泸渡水自桂阳县 (今汝城县) 东北唐延里北流至丰乐,又二十里至沿潭接县界,六十里至高活,水势险恶。其旁凿山通道,行者必舍舟从陆以避险。自高活五里至结鱼,又六里至泸渡,又十五里至耒江口泷头,凡十二滩,巨石堆叠,舟师非荡舟不能渡。又十五里至东津渡,又七十里合郴江口,即耒江正流也”。
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部,与浦口隔江相望。为长江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。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时,英军进迫下关,强迫清政府在附近江面英舰上签订不平等的《南京条约》。1858年中英《天津条约》开为商埠。②即
西魏改武兴郡置,为兴州治。治所在汉曲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兴州复置顺政郡,治所在顺政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唐武德元年(618
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改福州置,治所在长乐县(后改闽县,今福建福州市)。后汉乾祐元年(948)复为福州。五代闽改福州置,治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县北尤溪口镇以东的闽
明置,属义州卫。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八塔子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0:八塔堡在“(义州)城西南二十五里”。
西汉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乡。《后汉书· 隗嚣传》: 建武八年 (32)春,“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,……嚣自悉其大众围来歙。公孙述亦遣其将李育、田弇助嚣攻略阳,连月不下”。即此。东汉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瓦窑口堡“嘉靖三十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分边七里, 内东烟墩极冲。嘉靖中,寇由宣府膳房堡入, 由此堡出”。
即今福建上杭县北才溪镇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三次到此。今有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。
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 (今山西离石县北) 称汉王,308年称帝,309年迁都平阳 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。310年刘聪即位,316年灭西晋。三年后刘渊侄刘曜迁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
即今广西象州县北运江镇。旧属洛容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古渡口。在今云南巧家县西的金沙江上。晋至南朝称泸津。《水经· 若水注》: “有泸津,东去 (堂狼) 县八十里,水广六七百步,深十数丈,多瘴气,鲜有行者。晋明帝太宁二年,李骧等侵越巂,攻台登县,宁州刺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