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田寺
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太平兴国六年 (98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从鬼谷口避风驿 “凡八日至泽田寺。高昌闻使至,遣人来迎”。
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。北宋时派王延德出使高昌,曾途经此地。
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太平兴国六年 (98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从鬼谷口避风驿 “凡八日至泽田寺。高昌闻使至,遣人来迎”。
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。北宋时派王延德出使高昌,曾途经此地。
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境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薛延陀》:贞观十五年(641),李世勣击薛延陀于漠南,大度设“率众走赤柯,度青山,然道回远,勣选敢死士与突骑径腊河,趣白道”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小港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昌府丰城县:“北有港口巡检司,治大江口,后迁县东北小江口,废。”
指今广西钦州市南一带海域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龙门”条引《府志》:“钦州之山,自东来者经佛子面、黄坡头至海,皆西向;自西来者,经天板口、大小头口至海,皆东向。两山对峙若门,中有石若砥柱,内潴巨浸曰
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(385)改中山郡为尹,并定都于此,治弗违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北魏复改为郡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(385年)改中山郡置,为后燕国都。治弗违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
古大谷关。明、清名水泉关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水泉。南接伊川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:大谷关,“《旧志》:今为水泉关。两岸陡绝,山径崎岖,可以戍守”。即“大谷关”。
①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溆浦县 “红旗洞” 条下: 楠木洞 “洞深五里,石壁峭立,梯竹以登。行未半,有涨水,谓之龙池。有楠木罗洞门,故名。下瞰流水,名无尽溪”。②在今湖南沅陵县西
三国吴黄武年间孙虑筑。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虑传》:孙虑“假节开府,治半州(洲)”。《晋书·庾怿传》:咸康五年(339)庾亮表其弟怿为梁州刺史,镇魏兴。“后以所镇险远,粮运不继,诏怿
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废玉城县为镇,属虢略县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。
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:忙敛寨在“司南五里”。
又称石壁墨刻。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角红叶山左之石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石壁墨刻“在府城北。明张翀题镌曰:‘仁智之情,动静之理,栖此盘谷,饮此泉水”’。张翀,广西柳州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