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水

洛水

①又名洛涧。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凤阳府怀远县: “又西南有洛水,与寿州分界,径县南新城村入淮。”

②在今山东莒县西北四十里。出檀特山阴,东南流入于沭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 “沭水” 条下: “洛水出檀头山,又南经莒州城东,又南沙河水西来入焉。”

③一作雒水。即今河南洛河。黄河支流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洛自熊耳,东北会于涧、瀍,又东会于伊,又东北入于河。”

④亦作雒水。为今四川沱江诸源之一。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之石亭江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��县: “章山, ��水所出, 南至新都谷入湔。”

⑤一名北洛水。即今陕西省洛河。源出定边县东南白于山,东南流经吴旗、志丹、甘泉,又南流经富县、洛川等县,至大荔县南合渭水,东入黄河。《周礼·职方》: 雍州 “浸曰渭、洛”。《山海经》 卷2:白於之山“洛水出其阳,而东流注入渭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西伯乃献洛西之地,以请纣去炮烙之刑。”即此。


(1)古水名。(1)即北洛河。今陕西省境内洛河。《诗经·小雅》:“瞻彼洛矣,维水泱泱。”即此。参见“洛河(2)”。(2)又称雒水。一说即今鸭子河,一说即今石亭江。为四川沱江诸源之一。(2)又称雒水。即南洛河。今河南省洛河。参见“洛河(1)”。(3)即“洛涧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山口河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 荆山口河 “在铜山县北二十里。广数百丈,有长桥跨其上。上流与微山、昭阳相通,下合诸山溪、房亭河,流邳境入漕河”。

  • 唐公沟

   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4高唐州: 唐公沟 “成化中,屡有水患。知州唐桢因东北地下,浚沟注之,水患遂息,因名”。

  • 登州营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北。即新开海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蓬莱县: 登州营 “宋庆历三年,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鱼巡检,水兵三百戍沙门岛,备御契丹,仲夏居鼍矶岛,以备不虞,秋冬还南岸。相传此即刀鱼船所泊。洪

  • 大潭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县治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齐传》:东汉建安八年(203),贼洪明等屯汉兴,“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,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”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引《县志》,谓“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,

  • 茌眉戍

    北魏置,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《南齐书·崔祖思传》: 南齐建元二年 (480),“虏 (指魏人) 攻钟离,崔文仲击破之。又遣军主崔孝伯等过淮攻拔虏茌眉戍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。南朝齐建元二年(4

  • 朗县

    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、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。属林芝地区。面积81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辖3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朗镇。朗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想像、显现”。曾译囊、郎、朗营、朗谿。元为乌思

  • 大宁府

    明洪武十三年(1380)改大宁路置,属北平布政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寻废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改大宁路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。属北平布政司。寻废。

  • 鸡泽

    又名鸡丘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南。《左传》:襄公三年(前570),“同盟于鸡泽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三年(前570年):六月,鲁襄公会单子、晋侯、宋公、卫侯等“同盟于鸡

  • 合河镇

    ①金改北宋匼河镇置,属河东县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。②清置,属新乡县。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四里合河乡。

  • 温汤井

    亦名温井。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。唐杜光庭 《录异记》 卷6: “开州后倚盛山,东枕清江,泝江而北三十余里至温汤井。井水泉水,在北山上。麟德年因雷雨震霹,山脚摧裂,洞门自开。” 清魏源《圣武记》 卷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