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北郡

济北郡

①秦置,治博阳 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)。辖境南至今山东泰安、莱芜,西至德州、平原,东至邹平、阳信,北至河北盐山、海兴等地。西汉初改置济北国。后国除屡改为郡,不久复为国。南朝宋改济北国为郡,徙治肥城 (今山东肥城市)。北魏改置东济北郡。

②南朝宋改济北国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蛇丘县(今山东肥城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、平阴等市县地。北魏徙治卢子城 (今平阴县西南旧东阿东北),北齐迁治卢县 (今茌平县西南五十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改为东泰州。

③北魏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卢子城 (今山东平阴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县及茌平县部分地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废。


(1)秦析齐郡置,治博阳县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)。因在济水之北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德州、茌平以东,东平、泰安、莱芜以北,邹平、信阳以西及河北省沧州、海兴以南地。秦亡后,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,改置为济北国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又复为济北郡。文帝二年(前178年),又改为济北国。(2)南朝宋置,治肥城县(即今山东肥城市)。北魏徙治卢子城(在今山东平阴县旧东阿东北),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东阿、阳谷东北部及茌平南部等地。北齐省。隋复置。治卢县(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,辖境有所扩大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济阳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非岭

    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鄂拉山口。一说在共和县西北海南山。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咸亨元年(670),讨吐蕃,“军次大非川,将趋乌海。仁贵曰:‘乌海地险而瘴,吾入死地,可谓危道,然速则有功,迟则败。今大非岭宽

  • 平泉井

   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平泉井“在平泉县。市民日汲于此者五百家,不随所汲多寡为之增损,县因得名”。

  • 华容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废。后复置。北周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南安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。大业初属巴陵郡,十年(61

  • 护密国

    亦作护蜜国、护蜜多国。又名达摩悉铁帝。隋、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摸达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)。后徙都塞迦审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奴)。《隋书·裴矩传》:南道从鄯善“度葱岭,又经护密”。

  • 锡拉巴锡河

    又作喜儿巴喜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流入奇集湖之礼河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有 “喜儿巴喜河”。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 24: 克几必儿忒池 (奇集湖)

  • 惠民县

    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为武定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。1913年废府,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定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北部。属滨州市。面积1365平方千米。人口62.2万。

  • 富裕

    亦名巴颜鄂坡苏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南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5: 四子部落 “西至巴颜鄂博,土名富裕,百五里接归化城土默特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四子部落》: “富裕在旗西一百五里。蒙古名巴颜鄂坡苏。

  • 宁川

    即今河北崇礼县及张家口市境之清水河。《魏书·道武帝纪》:登国二年(387),“帝幸宁川”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于延水又东,左与宁川水合。水“出西北,东南径小宁县故城西,东南流注于延水”。古

  • 团陂镇

    即今湖北浠水县北六十里团陂镇。民国设县佐于此。在湖北省浠水县北部。面积206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团陂,人口 4130。昔有人家设小店铺在一小团山丘上,故以地形得名。1949年为团陂区。1

  • 列山

    即厉山。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随县注引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神农氏起列山,谓列山氏,今随厉乡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