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州关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碻磝津。《北齐书·高阿那肱传》: “后主走度太行后,那肱以数千人投济州关,……及周将军尉迟迥至关,肱遂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3郓州卢县: “碻磝津在县北一里。后魏于此置关,名济州关。隋末废。”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碻磝津。《北齐书·高阿那肱传》: “后主走度太行后,那肱以数千人投济州关,……及周将军尉迟迥至关,肱遂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3郓州卢县: “碻磝津在县北一里。后魏于此置关,名济州关。隋末废。”
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小涧镇。明嘉靖《寿州志》卷1:蒙城县有小涧集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9蒙城县:小涧集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陕西凤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铁炉川营 “在凤县东南一百七十五里。嘉庆二十年,设有守备驻守”。
即无终山。在今天津市蓟县北,接玉田县界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“ 《阳氏谱叙》 言: 翁伯是周景王之孙,食采阳樊。春秋之末,爰宅无终,因阳樊而易氏焉。爱仁博施,天祚玉田。其碑文云: 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
一称三汊城。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载: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“于德州南跨河而城以守之,谓之三汊,交田绪以通魏博路”。八年(792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此城及蛤7
1949年改阳泉市置,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。1951年改设阳泉市。1949年由阳泉市改置(县级)。治今山西省阳泉市。1951年改设阳泉市(地级)。
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北白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白云岩“在县西五里。有白云垒,相传宋德祐末幼主过此,暮屯岩上,此其遗垒云”。②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宣平县:白云岩“在县东南二十五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郑和群礁之西,大现礁西北17海里。东北至西南长2.8公里,极狭。中国渔民向称西北角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神女庙石。1947年改名福禄寺礁。
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下镇。 清雍正十年(1732) 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陕西富平县南。《周书·贺兰祥传》:大统十六年 (550),“太祖以泾、渭灌溉之处,渠堰废毁,乃命祥修造富平堰,开渠引水,东注于洛。功用既毕,民获其利”。在今陕西省富平县南。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年
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中渠乡白马岗、白疙瘩等村间。 《尚书·禹贡》 雍州: “原底绩, 至于猪野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武威郡武威县: “休屠泽在东北,古文以为猪野泽。” 因泽在匈奴休屠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