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阴国
西汉景帝中六年 (前144) 分梁国置,治所在定陶县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、东明等县地。建元二年 (前 139) 改为济阴郡。甘露二年 (前52) 改置定陶国,建平二年 (前5) 复改济阴郡。东汉永平十五年 (72) 复改为国,后又改为郡。
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年)分梁国置,治定陶县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、定陶、东明、鄄城等市县地及成武、巨野等县部分地区。旋国除,西汉建元三年(前138年)改为济阴郡。
西汉景帝中六年 (前144) 分梁国置,治所在定陶县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、东明等县地。建元二年 (前 139) 改为济阴郡。甘露二年 (前52) 改置定陶国,建平二年 (前5) 复改济阴郡。东汉永平十五年 (72) 复改为国,后又改为郡。
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年)分梁国置,治定陶县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、定陶、东明、鄄城等市县地及成武、巨野等县部分地区。旋国除,西汉建元三年(前138年)改为济阴郡。
又作沁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 “勒必拉” 河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乌苏里江与和洛河相会后,“又西北流百余里,经噶山三,又有沁河自东南来注之”。
亦作筰、筰都。西汉初西南夷国。都于筰都 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泸定、荥经等县地。《史记· 西南夷列传》: “自嶲以东北,君长以什数,徙、筰都最大。……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、
即厹由。春秋国名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知伯将伐仇由,而道难不通,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。”即此。春秋战国时国名。即今山西省盂县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知伯将伐仇由,而道难不通”,即此。
①战国时古賨国城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南城坝古城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“长老言,宕渠盖故賨国,今有賨城、卢城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62渠州: 古賨国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曰:
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三里象山。下临幕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幙山在 “县东三里。相传左难当与铺公祐相持于此,故垒尚存。其西有两峰最高,与县西响山相对,如门户然,为县治拱卫”。
①即瞿唐关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69 奉节县引 “王氏” 曰:“古之江关即今之瞿唐关,又谓之铁锁关,大都以守峡口之险。” 因以铁索断江而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元年 (904)
即今江苏仪征市东朴席镇。明隆庆《仪真县志》卷3:朴树湾镇“在县东三十里”。
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山下。西汉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。东汉初省入余杭县。东汉末复置,属吴郡。迁治今杭州市。南朝梁太清三年 (549) 为临江郡治,寻废郡。南朝陈祯明元年 (587) 为
北宋置,属穰县。即今河南镇平县治。
即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七十里沙湾镇。民国《乐山县志》卷2:沙湾场“唐时名南林镇,清道光时以水灾迁今地,位铜河西岸二峨、三峨两山之麓,距城七十里”。著名史学家、诗人郭沫若出生于此。(1)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