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水
湘江支流。亦曰浏水。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以东浏阳、长沙二县市境内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浏阳水 “在府城北五里。源出大围山,有二源: 曰大溪,曰小溪。合流经浏阳县西,名渭水; 过县前,名浏水。西流入湘水”。
湘江支流。亦曰浏水。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以东浏阳、长沙二县市境内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浏阳水 “在府城北五里。源出大围山,有二源: 曰大溪,曰小溪。合流经浏阳县西,名渭水; 过县前,名浏水。西流入湘水”。
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东南八角乡。元废。
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达濠山“在潮阳县东三十五里海中,周数十里,有堡”。清康熙初于此置达濠营,设副将驻守,后改守备驻防。
在今四川筠连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筠连县:县西堡在“县西二十五里。明初置。亦叙南卫官军戍守”。
①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肥乡县“浮丘山”条载:“县西南十五里有天台山。土山无石,其顶平衍。”②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三十里。《名胜志》:“以其高耸而上平也。”③即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。东晋
五代南汉置,属常乐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石康县。古县名。五代南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,属常乐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石康县。
亦作安乐坪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盐渠乡北安乐村。周围七十里,形胜险阻。《清史稿·勒保传》:嘉庆三年(1798),“(王)三槐与冷天禄踞云阳安乐坪,进围之。七月,诱三槐降,擒之”。
北周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云阳县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置,治云阳县(今泾阳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。属宜州。隋开
1935年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河北黄骅县。1937年改设新海县。1937年由沧县、盐山二县析置,治韩村(今河北黄骅市城关镇)。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改名黄骅县。
亦作大谢山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上大榭岛。清康熙《定海县志》卷2:大榭山,“《旧志》皆作大若,以音近讹榭耳”。即“大谢山”。
一作滏水。即今河北滏阳河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 “釜出景。” 高诱注: “景山在邯郸西南,釜水所出,南泽入漳,其原浪沸涌,正势如釜中汤,故曰釜,今谓之釜口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邯郸县 “东有滏阳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