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渥城
即今河北安新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 “渥洞口水侧有浑渥城。” 即此。
即今河北安新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 “渥洞口水侧有浑渥城。” 即此。
隋改文安县置,属延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延川县:“取吐延川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延安郡。唐属延州。宋属延安府。元属延安路。明、清属延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北
在今福建闽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闽清县: 鼎峰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有双岩,梅溪环流其下”。
即今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峰上之潭柘寺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 岫云寺 “在宛平县西潭柘山。……晋为嘉福寺,唐为龙泉寺,后更潭柘。本朝康熙二十七年修,赐今额”。
亦作沈犁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莋都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书》沈黎郡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,领县二十一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荥经、
元置,属犍为县。即今四川沐川县。明于此置沐川州。
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8南安府: 神桥 “在上犹县治西南。宋咸淳间,邑人建木桥,跨三江上。每春涨多漂溺。后邑令赵明甫开新路避其险,造桥于此,成功之速若有神助,故名”。
即关中与三辅的合称。相当今陕西关中地区。古地区名。关中与三辅的合称。相当今陕西省关中地区。
即今河南宜阳县南三十里白杨乡。清光绪《宜阳县志》卷3《镇集》:有“白扬镇”。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宜南县。(1)在江西省瑞昌市东北部,东濒赤湖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
又名桓公城。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北十里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邯沟“历邯沟故城东, 盖因沟以氏县也。《地理风俗记》: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,故县也”。西汉地节二年(前68年),
元置,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南。属天临路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