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臭湖、臭陂。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楚皇城东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夷水又东注于沔。昔白起攻楚,引西山谷水,即是水者也。……水溃城东北角,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,城东皆臭,因名其陂为臭池。”
明洪武中置,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沙营乡。清废。
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那良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防城县图:西南有那良墟。
今广东省简称。因古代为古百越 (粤) 之地而得名。广东省的简称。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。广东称粤东,广西称粤西。一般专称广东为粤省。
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普安州:芭蕉关在“州东八十五里”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8普安县:“芭蕉关在城(东)北十里。凿岭为关,奇险厄要,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。”
①又名锦江。在今福建建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阳县: 锦溪 “ 一名交溪。其源有二: 一自崇安县之崇溪,合武夷水流入境; 一出县西毛虚漈山,交注于东山下,南流达于建溪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引
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。后废。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。为安仁江(今信江)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余汗县:“余水在北,至阳入湖汉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余水“在余干县治前,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,故名。以其三道而
唐建,在今安徽宁国县西。唐韩翊有 《留题宁川香盖寺壁》 诗。在今安徽省宁国市西。唐韩翃有《留题宁川香盖寺壁》诗。
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五年 (前548),“楚屈建帅师灭舒鸠”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省舒城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年):“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