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 (湧) 泉寺
在今福建福州市城东十五里鼓山半山腰。原为积水潭,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,请名僧神晏国师主持,号国师馆。其后,宋真宗赐额 “涌泉禅院”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改称寺。嘉靖二十一年 (1542) 毁于火。天启七年(1627) 重建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、钟鼓楼、藏经殿、白云堂、明月楼、回龙阁等,均为清及近代重建。寺前两座千佛陶塔,建于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。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,为国内罕见,对研究宋代建筑艺术有重要意义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城东十五里鼓山半山腰。原为积水潭,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,请名僧神晏国师主持,号国师馆。其后,宋真宗赐额 “涌泉禅院”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改称寺。嘉靖二十一年 (1542) 毁于火。天启七年(1627) 重建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、钟鼓楼、藏经殿、白云堂、明月楼、回龙阁等,均为清及近代重建。寺前两座千佛陶塔,建于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。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,为国内罕见,对研究宋代建筑艺术有重要意义。
元置,属静江路。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北苏桥镇。明改为驿。元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东北苏桥。明改为驿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
一作黄芦城。北周置,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77河南府永宁县: “后周置黄栌、同轨、永昌三城以备齐。”北周置,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。
指今安徽当涂县西南长江岸边东、西梁山一带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七年(前525),“吴伐楚,……战于长岸”,即此。指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沿岸一带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七年(前525年):吴伐楚,“战于长岸”,即
即胡卢河。又名宁晋泊。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。以与其南大陆泽(称南泊)相对而言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一》:胡卢河,“《通志》:宁晋泊,即北泊也。洨、沙、槐、泲、七里、滏阳诸水咸入焉。自滹沱河南徙,由贾口而入,
北宋熙宁年间置,在今上海市旧城区。掌管茶烟酒税。《宋会要辑稿·酒曲杂录》:秀州酒务有“上海”。即此。北宋天圣以前设置,在今上海市旧城区。属秀州。南宋末建镇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属蒋州。治所即今江苏溧水县。以溧水为名。大业初属丹阳郡。唐属升州。北宋属江宁府。南宋属建康府。元元贞初升为溧水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县,属应天府。清属江宁府。
宋大理置,属石城郡。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部。
南宋末置,属巴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。
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南江西口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江西市“在萍乡县东南七十里,通吉安府安福县界”。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东南。清属萍乡县。
在今湖南黔阳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1沅州:紫霄山 “在黔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黔阳县“钩岩山” 条下: “又紫霄山,在县 (治今黔城镇) 北十里。峰峦耸秀,其势凌霄,洞中尝有紫云出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