涪溪
在今四川宜宾市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3叙州: 涪溪 “李嘉谋记云: 黄太史,绍圣初章蔡用事,以前史官得罪,谪安置黔州,二年移戎州,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,因自号为涪翁。放浪山水间。初不知有迁谪困侮之意。城南秋夏间水集,迅驶漱石,声振如雷,水反壑,则溪石离列可爱,声泫然流其间,公游而乐之,命之曰涪翁溪。其后溪山洞谷泉岭庵祠亭堂之属,悉以涪翁名,曰涪翁山、曰涪翁溪、曰涪翁亭、曰涪翁洞、曰涪翁泉、曰涪翁桥、曰涪翁庵、曰涪翁岭”。
在今四川宜宾市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3叙州: 涪溪 “李嘉谋记云: 黄太史,绍圣初章蔡用事,以前史官得罪,谪安置黔州,二年移戎州,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,因自号为涪翁。放浪山水间。初不知有迁谪困侮之意。城南秋夏间水集,迅驶漱石,声振如雷,水反壑,则溪石离列可爱,声泫然流其间,公游而乐之,命之曰涪翁溪。其后溪山洞谷泉岭庵祠亭堂之属,悉以涪翁名,曰涪翁山、曰涪翁溪、曰涪翁亭、曰涪翁洞、曰涪翁泉、曰涪翁桥、曰涪翁庵、曰涪翁岭”。
在今安徽天长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天长县:汊涧河“在县西四十五里山间,三处于此合流, 由县东北入于五湖”。
又名破楚门。春秋阖闾时吴国都城门名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北门。《吴越春秋》 卷4:“阊门者,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。……阖闾欲西破楚,楚在西北,故立阊门以通天气,因复名之破楚门。”旧时吴郡(治今江苏苏州市
即今四川蓬溪县北文井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五年(1800), 白莲教义军“渡江即掠蓬溪,魁伦遣宋射斗、阿哈保、百祥以兵三千进击,约自率后队四千继进。及朱射斗兵二千逐贼文井场,被围数重,众寡不敌
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:飞英寺“在府东北二里。唐咸通中建,寺西有舍利石塔,高九层,登之则川原城郭了如指掌”。寺内飞英塔系塔中建塔,实属罕见。
①明称葡萄牙人为佛郎机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“麻六甲”条:“后佛郎机破满剌加,入据其国,而故王之社遂墟。”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有专条记述。②明亦称西班牙人为佛郎机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5“吕宋”条:“有
①元置,为全宁府治。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。大德七年(1303)为全宁路治。明洪武中废。②1931年改全宁设治局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。1932年废。(1)古县名。元大德元年(
漳河上游。在今山西省中部。有三源,南源出长子县西发鸠山,西源出沁县西北漳源镇,北源出榆社县北,至襄垣县东与黎城县交界处汇合,东南流至平顺县西北,折而东流入河北省涉县境,合于清漳河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
北宋置,属舒城县。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四十里九井乡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九井。北宋舒城县四大镇之一。 (2)今镇名。在黑龙江省讷河市东部。面积314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九井
北魏置,属巴州。在今四川阆中市。《魏书·僚传》: 孝昌中,“ (魏) 子建启以 (隆城) 镇为南梁州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(529),“又立隆城镇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白曰: 取其连冈地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常林县(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)。六年 (623) 改为绣州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华池县 (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华池)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③唐贞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