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水溪
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顺庆府南充县: 清水溪 “在府城东,居民借以灌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一》: 清水溪“在南充县东。源出请雨山,西北流十五里,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”。
②即今四川马边、沐川、犍为县境之马边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犍为县: 沐源川,“今县南有清水溪,源出马湖界,流入境,下流至孝女渡入江,曰清溪口,即故沐源川矣”。
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顺庆府南充县: 清水溪 “在府城东,居民借以灌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一》: 清水溪“在南充县东。源出请雨山,西北流十五里,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”。
②即今四川马边、沐川、犍为县境之马边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犍为县: 沐源川,“今县南有清水溪,源出马湖界,流入境,下流至孝女渡入江,曰清溪口,即故沐源川矣”。
在今湖北武昌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郢州:大观山“在江夏东南五十里。《方舆记》云:其山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。高峰峥嵘,是以游观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江夏县:大观山“其土石赤色如金,亦名金华山”。
清宣统元年 (1909) 于德尔格忒土司地置,属边北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 (旧邓柯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格、白玉、石渠三县及西藏江达县地。1913年改为邓柯县。
在今河南渑池县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5渑池县:“大坞故城,在县北十五里。后魏武帝入关,使行台杨腾出关安抚,腾因旧城置大坞镇。”隋曾为渑池县治。又作大城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北。北魏时因旧城
一名御息湖。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浙江北合诏息湖。湖本名阼湖,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,故有诏息之名也。”
五代南唐升元三年 (939) 改赤乌场置,属江州。治所即今江西瑞昌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瑞昌县: “ 《晏公类要》 云: 本吴赤乌场地。按 《吴志》,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,故名。” 元属江州路。明、清属
①亦作清溪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即三国吴赤乌四年 (241) 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之东渠。发源于今南京市钟山西南,北通玄武湖,以泄湖水,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,南入秦淮河,长十余里,为六朝京都漕运要道。因逶迤九
亦名斜谷水。即今陕西岐山县南渭水南岸支流桃川河、石头河。源出太白县南太白山,东北流至岐山县南入渭河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斜水通渭。”《清 一统志·凤翔府一》: 斜水 “在岐山县南。自汉中府褒城县流径
古为沩口戍。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。旧置分销盐局,又有舢板巡防分驻。《清史稿·曾国藩传》 载: 清咸丰间,太平天国军攻湖南,“陷湘潭,邀击靖港”。曾国藩军败,“国藩愤投水,幕下士章寿麟掖
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纪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“郓州朱瑄率步骑万人袭朱友裕于斗门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年),“朱全忠出兵击朱瑄,遣其子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山茌县置,属临淄郡(后改齐州)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。元和十五年(820)并入长清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山茌县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。属齐州。元和十五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