渑池郡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渑池县 (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、洛宁二县一部分。西魏大统十一年 (545)废。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(渑miǎn) 北魏置,治北渑池县(今河南渑池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西、北部。西魏改为河南郡。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渑池县 (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、洛宁二县一部分。西魏大统十一年 (545)废。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(渑miǎn) 北魏置,治北渑池县(今河南渑池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西、北部。西魏改为河南郡。
①即今安徽六安县西南独山镇。清咸丰七年 (1857) 捻军龚得树部击败清军于此。②在今新疆奇台县,或谓即今奇台县东南古城。《元史·哈喇亦哈赤北鲁》: “从帝 (太祖) 西征。至别失八里东独山,见城空无
明嘉靖四年(1525)置,治所即今福建周宁县(周墩)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倭寇来犯,东洋乱,宁德知县请建行县于周墩,即治今福建省周宁县。后废。
又名胥山、庙诸山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闾江口内。汉仆射刘昌葬此,故名。今讹为白石山。
南宋咸淳九年 (1273) 置,治所在清河县 (今江苏淮阴县西南)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废。南宋咸淳九年(1273年)置,治清河县(今江苏淮安市清河区东旧大清河口)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废
亦名画中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因澅水为名。《史记·田单传赞》: “燕之初入齐,闻画邑人王蠋贤,令军中曰: ‘环画邑三十里无入。’”即此。《索隐》 引刘熙云,画为 “齐西南近邑”。《正义》 引《括地
一作置沟楼。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南岸会宁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毋丘俭传》:“正始中,俭以高句骊数侵叛,……六年,复征之,宫遂奔买沟。”即此。又称置沟溇。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右岸会宁。三国魏正始六年(2
指黑龙江下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莽哥河 “在开原城东北六千余里,……东流入海”。
即今云南剑川县东南剑湖。元代以来称剑川湖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3: 剑川湖 “在剑川州西北七十里,顶有泉,池宽半亩,下注为此湖,距州之东,周围数十里,绕流罗鲁城,出大理府赵州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薰礁。1935年命名给予礁。1947年改名南薰礁。
东汉改中留县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三国吴复为中留县。即“中留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