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温榆河

温榆河

即古㶟余水。 亦名榆河。 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。源自居庸关,南流经昌平县西至沙河镇为其上游北沙河,东南经顺义县至通县北入北运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谷郡军都县: “温余水东至路,南入沽。” 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: “温榆河即昌平之榆河, 本 《水经》 之㶟余河, 以字形相似而讹也。”


在北京市中部。《水经注》称㶟餘水,《辽史·地理志》称温渝河。又称温余水、榆河,后演变为今名。由源出军都山的沙河和蔺沟等支流,在昌平区汇合而成。东南流入北运河。长63.5千米,流域面积2480平方千米。上游山地陡峻,处于暴雨中心,中、下游地势低平,旧时常泛滥成灾。1958年建有十三陵水库。1970—1972年又经过两次整治,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州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陈州置,治所在项城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、项城、沈丘、郸城、太康、西华、淮阳等县市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仍治项城县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(1

  • 礼城

    即垂惠聚。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濄水“又东南屈,径郎山南,山东有垂德聚,世谓之礼城”。

  • 葱岭守捉

    唐开元中于喝盘陀置,为安西都护府边戍。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唐开元年间置于喝盘陀,为安西都护府边戍。

  • 毕里河

    亦作毕哩河。即今辽宁辽东半岛之碧流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毕里河“源出盖州卫东南山谷间,南流经复州卫入海”。

  • 牙里集

    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。明正德《大名府志》卷1:大名县有牙里集。

  • 鄜延路

    北宋庆历元年 (1041) 置,治所在延州(后升为延安府,治今陕西延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、黄龙、洛川、宜君等县以北及清涧河以南地。金皇统中置总管府。蒙古废。北宋庆历元年(1041年)析陕西路沿边

  • 盈隆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09) 置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。贞观十年 (636)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(洋木桥)。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盈川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彭水县置,

  • 开山屯

    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开山屯镇。为天图铁路终点站。

  • 呼揭

    即乌揭。秦汉时西北部落。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流域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郅支单于破乌孙后,“因北击乌揭,乌揭降”。

  • 席力图召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。明万历年间,席力图召一世呼图克图希体图噶因深谙佛教经典,并精通蒙、汉、藏三种文字,受到顺义王阿勒坦汗的推崇,召中香火日盛。达赖四世喇嘛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,万历三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