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湑水

湑水

即壻水。又名听水、左谷水。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。源出听山,东流径城固县北,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左谷水出汉北,即壻水也……川有唐公祠。唐君字公房,成固人也,学道得仙……公房升仙之日,壻行未还,不获同阶云路,约以此川为居,言无繁霜蛟虎之患,其俗以为信然。因号为壻乡,故水亦即名焉。”


古称左谷水,又称湑水河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“左谷水出(城固县)西北,即壻水也。”“壻”后讹作“湑”。汉水上游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偏西。源出秦岭南坡,经太白县、洋县,南流到城固县入汉水。长165.5千米,流域面积2307平方千米。下游有湑惠渠灌溉工程。建有罗家营水库及电站。支流有红水河、将军潭、太白河、牛尾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閟畔部

    又作必伴部。宋大理置,属东川郡。在今云南会泽县境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69: “旧名东川甸,乌蛮骂弹改为那扎那夷。南诏王蒙世隆置东川郡,遣清平官赵铎些冢子赵些贤治之。后乌蛮閟畔强盛,自号閟畔部。” 元

  • 上溪州

    ①五代末置,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境。宋为羁縻州。元废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置,属永顺宣慰司。清废。②南宋绍兴中置,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后废。北宋分溪州置,治今湖南省龙山县南。《宋史·蛮夷传

  • 武顺军

    唐天祐二年 (905) 改成德军置,治所在恒州 (今河北正定县)。五代唐复名成德军。

  • 怀来峒隘

   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南宣抚司:怀来峒隘“在司西。明初兰玉引兵至此受夷款。因名”。

  • 菑川国

    即甾川国。西汉文帝十六年 (前164) 分临淄郡东部置,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,都剧县 (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)。封域较大,北濒勃海,南至今临朐县。景帝三年 (前154) 因参加七国叛乱,贤被诛,徙济北

  • 允常冢

   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麓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木客大冢者,句践父允常冢也,初徙瑯琊,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,故曰木客。去县十五里。”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浙江又径越王允常冢北,冢在木客村。耆彦

  • 都护城

    唐置,属翼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翼州有都护城。

  • 崤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分水县: 崤山 “在县 (今分水镇) 东四十里。其最高处曰赤岩尖,登之可见数百里”。②即殽山。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建武三年 (27)

  • 滋水

   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: 滋水,“其上流即广灵县之壶流河也,东流经此地名南马庄,有流水泉。金时民竞争利,铸铁板一片十窍,分流灌田。与滋水合,又东北注于葫卢河”。②又名资水。即

  • 掇旗滩

    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北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纳溪县 “大江” 条下: “掇旗滩在县东二里江滨。相传亦以武侯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