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江

湘江

①今湖南省最大的河流。源出广西灵川县东、海洋山西麓,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永州、衡阳、湘潭、长沙等地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,长817公里。上古时洞庭湖较小,湘水直接注入长江。《山海经· 海内东经》: “湘水出舜葬东南陬,西环之,入洞庭下。” 《水经· 湘水》:“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,东北过零陵县东,又东北过洮阳县东,又东北过泉陵县西,又东北过重安县东,过酃县西……又北过临湘县西……又北过罗县西……又北过下隽县西……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。”

②又名穆家川。在今贵州遵义市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 湘江 “源出龙岩山麓,流经湘山南,与乌江合”。


(1)别称潇湘。湖南省最大河流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湘,相也,言有所合也。”以湘水入湖南境,合潇水、蒸水等北流,故名。上源海洋河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海洋山西麓。同桂江上源漓江间有灵渠(湘桂运河)相通。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衡阳、衡山、株洲、湘潭、长沙等市县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。长856千米,流域面积9.64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2240米3/秒。支流众多,主要有潇水、舂陵水、耒水、洣水、蒸水、涓水、涟水等。上游水流湍急,中、下游水量丰富平稳。河源与河口落差460余米,水力资源丰富。建有欧阳海、千金庙、双牌等水库及东江水电站。干、支流大部可通航。(2)汉代前称鄨水,后称芙蓉水。以芙蓉峰得名。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中部偏北。上有两源,东源出湄潭县,西源出遵义市,相汇后西南流至遵义县三星场注入乌江。长137千米,流域面积4928平方千米。途纳湄江、洛安江等支流,水力资源较丰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河卫

    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厓门山

    即厓山。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 元陈�� 《通鉴续编》 卷24: 祥兴二年 (1279) 春正月,“帝在厓山,大元兵张弘范袭厓山,张世杰力战御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新会

  • 义宁

    古国名。五代唐天成四年(929),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,改号大义宁。都阳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比今云南全省大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)为贵族段思平所灭。

  • 王庭州都督府

    唐龙朔元年(661)于久越得犍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步师城(今塔吉克斯坦西南卡菲尔尼甘河下游库巴的安)。8世纪中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龙朔元年(661年)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置,治今塔吉克斯坦卡菲尔纳甘

  • 内陶县

    北魏改桓道县置,为南安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。隋初改名武阳县。

  • 三江营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江北岸三江营,隔江与圌山遥对,为江防要地。清康熙间曾设盐政同知于此,雍正间改三江营同知,设盐务道统领之。

  • 晏然县

    十六国前凉置,为武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。为武兴郡治。西魏废。

  • 京西路

    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治所在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、许昌二市及淮阳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等山以东,沁、卫二河以南; 安徽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; 陕西秦岭以南,子午河及大巴山以东

  • 华州

    ①北魏皇兴二年(468)置,治所在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地。延兴二年(472)改置三县镇。②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治所在李润堡(今陕西蒲城县东北)。永平三年(510)移治华阴县

  • 灵应山

   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灵应山“其山悬崖壁立,岩畔有泉,濆流而下。上有二石穴,一名攻书室,一名灵应洞”。②在今江西龙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龙南县:灵应山在“县北二